什么样的酒可收藏?
自1952年起到1989年止,国家共组织了5次全国范围的评酒会,先后评选出了17种国家名白酒,涵盖了我们常说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分别是: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董酒、西凤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郎酒、剑南春、全兴大曲、古井贡酒、宋河粮液、特制黄鹤楼、武陵酒、宝丰酒、沱牌曲酒。这些国家名酒,历史悠长,质量稳定可靠,处在老酒收藏的第一线。此外,一些当年获二等奖的国家优质酒以及“省优”、“部优”、全国各地的地方名酒,也可以入藏。
从年代上划分,一般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酒最具收藏价值。那时期,正值计划经济,各酒厂并非以经济效益为主,甚至在生产上不考虑产量、不计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的酒厂纷纷改制,部分酒厂盲目抓产量、讲效益的结果是酒质的下降,再加上一段时期“勾兑酒”横行(传统酿酒耗粮巨大,成本很高),有的传统名酒厂也跟风而上,产品质量自然令人堪忧。当然,现在的白酒也有很多恢复传统工艺酿造的佳品,其包装更是无可挑剔,入藏这样的好酒若干年后不也是古董老酒吗?
有好瓶才能装好酒
要想使老酒长期完好地保存下来,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酒精度数、贮存环境,温度、湿度、运输、包装等。其中包装是长期保存的关键。
民国以前,中国的酒厂多为私营的作坊式,酒的容器大多为陶制的酒坛,由于产量不大,销售以散酒为主,大多供应本地市场。成品酒以陶罐、陶瓶为主,也有瓷瓶,玻璃瓶的则很少。陶瓶、陶罐储存酒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渗漏,不易长期保存,加之我国地大交通不便,异地存酒是很困难的。所以至今保存100年以上或者60年以上的陈年酒绝大多数是散装酒,均来自酒厂的酒窖。
分装酒类的容器性价比最好的也是玻璃瓶,世界上大多名酒至今沿用最广泛的也是玻璃瓶。名酒中可查到的汾酒玻璃瓶使用得最早,泸州老窖也很早就采用了玻璃瓶,茅台一直沿用当地产的上过釉的土陶瓷瓶,1966年以后才使用乳白玻璃瓶至今。
能被完整保存很少见
那时候瓶装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纸、软木塞外封塑料包皮(赛璐珞皮),或者铁盖,或铁盖外包塑料皮。后来,又有使用螺旋塑料盖、螺旋金属盖或塑料盖再包皮封口。这些封口方式以及封口制作工艺,即使在特意保存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瓶装酒不发生挥发、渗漏等现象,但还是有较多数量瓶装酒完好地保存至今。灌装时“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合得很“准确”,又“碰巧”遇到了适当的保存环境,一瓶酒被完美保存下来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与其当年的销售量和多年的消耗量相比,被完整保存下来的老酒几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所以,白酒收藏,酒满品好的才有最高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