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此次国家文物局叫停海外拍卖行拍卖中国流失文物事件,是我国新修订的《文物拍卖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例行动。
新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拍卖的文物包括: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以及银行、冶炼厂、造纸厂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 藏、保管的文物,以及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等。
焦点一 拍卖企业资质不再受限
《管理办法》还提出很多新规定,如不再规定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分类管理,不再区分第一、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范围,文物拍卖企业可以全门类拍卖文物。
这也是此次新修订法国家监管部门“简政放权”改革的内容之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认为,放开文物拍卖企业的一二三类资质限定,允许文物拍卖企 业全品类经营,给新取得文物拍卖资质,具备资源和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机会快速进入市场,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有利于赋予企业和市场活力。
有业内人士担心,不再区分文物拍卖经营范围,是否会造成混乱,“若家家拍卖行都开展文物拍卖,不仅行业竞争激烈,更怕会引起造假增多。”
对此,欧阳树英认为,无需担心,文物拍卖有其特殊的要求,人才储备、品牌积累、资源人脉等缺一不可,并非短时能具备。
“放权”并不等于放任,在放开全门类经营的同时仍有不少规定。她指出,例如国家规定,拍卖行仍需取得文物拍卖资质,有基本的资质条件要求,并不会出现大批资产、综合类甚至当代艺术的企业跨界文物拍卖的情况。
“文物拍卖企业仍需遵守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监管规定,遵循拍卖法和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拍卖法规的要求,同时还需按照拍卖行业的业务标准、自律规定开展经营活 动。”上述人士称,应该说监管和自律的要求并没有放松,此次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有管理和自律基础的。
新管理办法还首次提出,建立文物拍卖企业及文物拍卖专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并向社会公布。对于拍卖企业,也首次明确,拟从事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须近两年内无违法违规经营文物的行为。
国家文物局表示,此举旨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加强规范管理、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激发企业经营活力,推动文物拍卖活跃有序发展。
焦点二 放开文物网拍审批增加市场选择
记者从业内获悉,此次《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最引起关注的是对网拍的放开。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和欧阳树英均不约而同指出,取消文物拍卖企业举行互联网文物拍卖活动需先经行政部门批准,是此次《办法》的改变和最大亮点之一。
业内认为,网络拍卖打破了传统拍卖在地域上的局限,买家不必长途辛劳参加现场拍卖,网络的资讯、大数据,以及便捷、互动的特点,必将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群参与艺术品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