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中庸之道:东西方绘画的交汇点
在分别梳理了西方和东方绘画中关于镜像的主题之后,徐累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东西方的可能的交汇点和融合点在哪里?中国的艺术家如何能够立足东方、同时又能放眼世界的进行自己的创作?
徐累认为在现阶段,中国的艺术家在知识点上特别丰富,对世界文化艺术的了解,可能比外国艺术家了解中国更多。这是创作的资源。在具体的过程当中,徐累认为中国艺术家首先要对比,比出中西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徐累说东方艺术偏植物性,西方的绘画偏动物性。中国水墨和西方油画,就是水火不相融的。但是作为人类文化来说,他们应该有更多的共同点。其实在中世纪的时候,西方的艺术和中国在元代之前的艺术两者之间有一些差距,但是不大。这种差异是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就是透视和西方古典主义出现之后,西方开始走向另外一条道路,中国从元代之后走向文人画的路线。这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别。
后来西方到19世纪的时候,开始向东方学习。西方绘画史上有很多结点都受了东方艺术极大的影响。西方基本上在文艺复兴透视之后的绘画,视点是等人高的,是通过透镜这样的工具去看一个场景。所以西方艺术是一个窗户里面看到的东西,是一个边缘的东西。
反观中国的艺术明显比西方的高明,我们看山水看任何东西都有非常高的境界去看下面的场景。所以蒙克的画,包括呐喊和其他作品,他的视点明显比其他西方艺术要高,所以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学中国的视角去看。这对西方来说改变是非常大的,包括杜尚绘画里的禅宗的影响。50年代勃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壁画法等等。
因此徐累认为东西方文化是互融的,他现在试图找到一种东西方的共通性,以致于最后能够求同存异的,把文化的基石用一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这就变成中庸之道的做法,就像赵无极说的,我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西方的,这是平衡的、把为我所用的两个资源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