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到古民居博览园修复工厂调研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到访过古民居博览园,他认为古民居博览园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精心修缮,集中保护,既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这就是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冯骥才的鼓舞让马国湘前进的动力无穷。
技艺的传承人,古建的守护者
“单看库房里收来的这些圆圆方方造型各异木头,不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就是一堆烂木头。但这堆烂木头找到了也找对了它的新家。他们的故事就有了新篇。”马国湘说。
在古民居博览园建设过程中,马国湘还建有古民居修复工场。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有一棵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这里的“小草”特指那些修复古建筑的匠人。他们曾经作为中国文化的脊梁,让中国葆有多年的诗意。然而,伴随着古代建筑的逐渐消失或空置殆毁,这些匠人也渐渐成为没落的人群。而古民居修复工厂里,汇聚了一百多个匠人抹沧桑、涤浮尘、斫腐朽、补残缺,用世世代代耳口相传的古老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手”护着古民居,“手”护着中国人的家园和归宿。
中华建筑文化如汗牛充栋,惜世上未有“古建大全”,深以为憾。这给古民居修复带来最大的挑战就是费脑——在没有测绘图纸的情况下,要把整栋建筑装进脑子里,然后原样组装起来。于是,马国湘亲力亲为,指导着他的绘图师画出一座座房子的图纸,然后一次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