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萨莱·布兰迪(Cesare Brandi,1906-1988)
延伸阅读:布兰迪修复理论之“修复的概念”
对艺术作品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将其认识为艺术作品。对艺术作品实施任何方式的干预(包括修复干预),都要建立在将其认识为艺术作品的基础之上。既然跟艺术作品有关的活动与“这是艺术”的判断密切相关(而且也被意识接受为艺术作品),那么修复的内涵也将需严格地确定。
我们需要肯定修复与艺术作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艺术作品决定修复的方式,且二者关系不可逆。从这种认识出发,不仅艺术作品的材料构成要纳入考虑的范围,艺术作品将自身展现给个体意识方式的双重性质也要纳入考虑。
作为一种人类劳动的产品,当涉及修复操作时,艺术作品表现出两种要素:美学的要素,这是与其成为艺术作品的基本艺术性相一致的;历史的要素,这是因其作为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创作的人类产品,且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中而具备的。很明显,我们根本不需要为之增加一个有关可用性的要素(而事实上这是惟一一个对于其他人类产品来说优先的层面),因为可用性,例如建筑的可用性,在艺术作品中是不应被单独考虑的。只有在作品以物质形式存在着的情况下,并在考虑了对观者产生影响的两种要素的基础上,可用性才会被考虑。
现在,修复与将艺术作品认识如是的鉴赏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已经被重建了,因此我们可以将修复定义为:修复是认识到艺术作品的物质性存在和其美学本质、历史本质的双重性,并考虑将其向未来传承的方法论环节。
在操作阶段指导修复的原则自然也必需从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以及艺术作品被个体意识的接受过程中得出。作品的物质本性具有优先的必要性,因为它体现了图像被物质化的真实“场所”,也确保了图像向未来的传承,从而确保了人类意识对图像的接收。因此,虽然从“将艺术作品认识如是”的角度看,艺术要素是完全占据优先性的,但当考虑到如何保证这种认识得到的启示能够持久具备活力的可能性时,作品的物质本性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虽然这种认识必须在个体意识中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但在它发生的那一刻,它也同样归于普遍意识之中。享受到那种瞬间启示的个体会立刻感受到要对其进行保护的迫切需要——同道德的迫切需要一样绝对。保护的方式在多个方向上发展,从简单的尊重到较激进的干预,比如对于壁画的剥离,或将绘画从木板或画布上移除。
很明显,实施保存的需要针对的是作为一个复杂整体的艺术作品,但是它尤其会关注在图像赖以显现的材料之上的。所有努力和各种研究的进行都是为了保证材料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延续。同样地,只有以此为目的的干预行为才会是合法的和必要的:即寻求最广泛的科学支持的干预(即使不是唯一的,但也应是首要的),以及艺术作品真正允许和需要的,并且通过它可以使艺术作品作为固定的、不可复制的图像存在的干预操作。
如此,第一条原则就很清晰了:只有艺术作品的材料被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