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及其艺术成就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又号清远道人,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城东文昌里的书香之家。受家族深厚的家学渊源影响,从小天资聪颖,攻读刻苦的汤显祖“于古文词而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渠、墨、兵、神经、怪牒诸书”。同时他还继承了这方土地历代先贤“才节俱高”的性格特点,铸就了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当年完成代表作《牡丹亭》,随后接连完成《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加上早期作品《紫钗记》(1587),成就其不朽作品《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将人生慨叹、仕途感悟诉诸笔端,为世人展现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景。
汤显祖除创作《临川四梦》外,还为世人留下了2200多首诗文词赋,在戏曲批评和表演、导演理论上也有重要建树。他同临川一带上千名演唱宜黄腔的戏曲艺人保持着广泛的联系,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之作,汤显祖堪称中国古典戏曲导演学的拓荒者。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不朽杰作,他的文学艺术成就、思想成就也被更多的人知晓,成为中外文学史和戏剧史界重要的研究对象。著名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先生1983年就曾指出:外国有莎士比亚学,中国已经有《红楼梦》学,也不妨有研究汤显祖的“汤学”。经过近30年不懈努力,研究汤显祖和宣传普及艺术经典“临川四梦”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议的一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