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管所两年内被盗三次,丢失多件泥塑佛头像
据公开报道显示,一些被盗文物的背后还有一段令人惋惜的故事。
如这次公布被盗最多的泥塑佛头像,属石空大佛寺,该寺位于宁夏中宁县城西侧20公里处,是一座开凿于唐代的石窟寺。
上个世纪80年代,石空大佛寺曾发掘出土了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的彩塑像、壁画、地砖、铜佛像等国家级文物一百多件。
不幸的是,1992年至1993年的4个月内,石空大佛寺曾先后三次被盗,70余尊保存相对完好的泥塑佛像的佛头被盗。等几年后公安机关侦破此案,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时,丢失的文物已无法找回。
宁夏新闻网曾详细报道了这里90年代初的被盗案件:1992年10月17日,石空大佛寺第一次被盗。当时,有人发现二层殿门被撬开,殿内的2个罗汉头、2个小罗汉和一个观音头不翼而飞。
11月9日,石空大佛寺第二次被盗:36个小罗汉身在原地,头却被掠走;两尊罗汉被整体盗走。至此,摆放在大殿的塑像较为完好的所剩无几,唯有另室保管、准备送日本展出的26尊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较高的塑像幸免于难。
1993年2月,这26尊塑像同样在劫难逃。这次,文物犯罪分子干得更为干净、利索,他们将玻璃罩内的塑像头一个个“拧”下,然后又将玻璃罩一个个照原样罩好,居然连一个玻璃罩都未打碎。临走,他们又将大门用铅丝拧住。有关人员清点发现:26尊塑像除一尊已先搬到大殿供奉和一尊头部伤残人家看不上眼外,其余24尊,全部惨遭毒手,身首分离。
唐昭陵陪葬墓壁画内侍图、宫女图被盗案在当年也轰动一时,刊发于《中国刑事警察》1995年第5期的《隆冬大追捕——陕西昭陵文物被盗案侦破纪实》披露了这一案情。
上述报道称,1994年11月23日下午,陕西礼泉县昭陵博物馆保管员周某在打扫东展室临时仓库时,意外发现存放于此的一批珍贵壁画不翼而飞。丢失的这批壁画是1991年11月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珪墓出土的,属国家一、二级文物。
办案民警看到,案发现场位于昭陵博物馆东展室临时仓库内,所谓的临时仓库,实际上是展柜与展厅墙壁之间形成的一个宽1.6米的狭长过道,只不过在两端装上木门而已,且展柜与天花板之间尚有1米多高的空隙。
“珍贵的壁画就被随意堆放在这个阴暗潮湿,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何时被盗,竟无人知晓。”上述报道称。
陕西警方经走访、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系博物馆服务员高某的丈夫李某营。再深入侦查,发现其背后有一条特大文物犯罪链,即在礼泉的以李某营为首的盗窃文物犯罪嫌疑人得手后,通过西安的文物贩子苑某林,再转手倒卖给广州的文物走私分子。
一个多月后,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陕西警方共追回壁画26幅,然而这一数目超过了被盗壁画数目,原来系李某营团伙为获取更多利益,雇人复制了42幅壁画,这也意味着追回的26幅壁画中混杂着不少赝品。
被盗原因:有被盗博物馆的报警设施夜间才启用
文物被盗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文物保护措施的不到位。
如名单中被盗的永定河神祠碑碑座,该碑其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永定河东大堤下,该处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决口,合龙后,清高宗命人建河神祠。乾隆三十八年,高宗视察永定河时,题御制碑。被盗前系大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6月8日,神祠碑碑座被盗,幸存的碑身被文物部门运走。据《法制晚报》报道,该碑距村民聚居处较远,周围人烟稀少,无护栏隔离、无探头监控、无专人值守。
再比如甘肃敦煌市博物馆于2008年8月24日被盗的四面铜镜:一面西汉的昭铭纹铜镜、一面魏国的君宜高官铜镜、两面东晋、十六国的位至三公铜镜。其中一面直径十一厘米、厚零点三厘米的位至三公铜镜系国家一级文物。
据中新网报道,时任甘肃省文物局文物安全督查处处长的贺养洲指出,失盗铜镜展柜下面的玻璃压条有损,很容易开启;同时,失盗原因还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以及文物保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上述报道还指出,敦煌市博物馆现有安全防护设施较差,装有一套红外线报警设施,只是夜间闭馆后才启用,白天开放时每个展厅仅有一人值守,且此次被盗的展厅当日值守是一位临时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