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佛像“重现故里”。 记者 张云 摄
柔和的灯光下,北齐、唐代的佛像画作立体感极强,沧桑感十足。不过,此刻,它们的本体远在海外诸国。
展厅内,往来穿梭的观众轻声细语,不时在画作前驻足、拍照。看到展厅内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对比,白发苍苍的老画家陆贤能泣不成声,观者为之动容。
对此,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吉魁表示,对山西人来说,借助这种艺术形式填补天龙山石窟的残缺,可算是一种慰藉。老画家陆贤能声泪俱下,也是触景生情。
据介绍,画家张晋峰生于太原西山脚下,从小就对本土文化兴趣浓厚。从2011年开始,张晋峰往返各地、频繁探访天龙山石窟,搜集、整理流失海外的石窟造像照片,绘制造像画作,前后历时7年。
张晋峰说,天龙山石窟造像风格独特,被称为“天龙山式”。因为她的美丽,石窟遭到盗采、破坏,大批造像流失海外。每次看到那些残破的佛像和洞窟上的累累凿痕,“心中就有说不出的痛”。
在展厅内,张晋峰用天龙山石窟实景图片搭配流失海外造像绘画的形式展示。佛像慈悲、安详的神情和石窟残缺的现状反差强烈。
对此,张晋峰表示,希望用这种强烈对比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同时引起更多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实际上,作为文物保护者,天龙山文物管理所长期致力于石窟保护、“复原”,乃至国宝回归。
天龙山文物管理所长于灏在天龙山工作20余年。在和石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于灏对石窟造像的感情更甚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