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序中多有交游,则特别有生活味,有人情味。凡是向乐强先生索序的,乐强先生多不能推却,这也算是为朋友尽一份责任。最难得的是,这件事他在忙碌之余,挤时间做,竟做了二十来年,才结成这本集子。我接触赵序相关的一些作者,他们的感慨有一点是相似的:乐强先生为人作序,没有架子。做事为人,诚挚真是可贵!他在《天木賸稿》序中写道:“好朋友如书,倒不是时时捧在手上,也是放在书架上多,书架上有几本好书是件很令人赏心悦目的事,可时常拿下来翻翻,做无言的对话。”
他在行文中喜用描述,描述有情境,有文味,不刻意议论,真是很隽永的事。《天木賸稿》序结尾这样写:“天木先生走了,但书架上永远留下了他。记得2010年初夏游湘西凤凰,坐在沱江边的吊脚楼头,那碧水流过,清风吹过,发现自己的泪水悄悄地出来了。我与天木先生说,欲向沱江赊一用,无尘水洗有尘心。他脸胀得通红,紧紧地握了握我的手,我知道他感动了。他也是一个听不得山鸟鸣叫、看不得花开花落的人。”
赵序中颇见学识,共六十来篇序言,涉及文学、书法、美术、民间工艺、历史、文言、法律、经济、禅学、社会学、古泉收藏等。
赵序的感悟很有睿智的光芒。他在《江南·增刊——乐清情怀》中说:“金钱已经不缺,满足的感觉在哪里?衣着光鲜,平和的脸色在哪里?学富五车,丢失的常识在哪里?”这也是本书拟题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