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买鸿钧  

 

  • 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寒冬期亟须转型2015-10-09

    本报见习记者 吴琼报道日前,一位从事艺术品拍卖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忙着四处找工作。通过了解后才知道,他所在的拍卖行已经终止了拍卖活动,而有些拍卖行尽管仍然照常开拍,却也只是勉强支撑。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拍卖行业已进入“寒冬期”,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迅速转型。中拍协综合业务部赵晶副主任在此前的“中拍协8月份媒体通气会”上曾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GDP增速的持续下行,拍卖行业的总成交规模下调。今年上半年,拍卖成交总额为180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3%。其中,在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去年上半年的成交额为160亿元,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额却为136.16亿元,较去年相比下...

  • 中国发现首个陆羽煮茶三彩器 展现茶圣真容(图)2016-03-23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陆羽煮茶三彩器(3月18日摄)。(记者 李博 摄)  中国首个再现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日前在唐三彩故里——河南省巩义市的一座中晚唐之际的墓葬中被发现,这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茶圣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  “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弃儿、貌陋、口吃,中国茶文化奠基人、茶圣陆羽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 记者日前专程赴巩义一睹茶圣“真容”。这件被专家判定为“陆羽煮茶图”的唐三彩,施黄褐釉和绿釉,粉红色胎,右侧为一坐俑,左侧一风炉上置有茶鍑。  坐俑为陆羽,高约11厘米。他头裹绿釉襥头...

  • 中国发现首个陆羽煮茶三彩器 展现茶圣真容(图)2016-03-23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陆羽煮茶三彩器(3月18日摄)。(记者 李博 摄)中国首个再现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日前在唐三彩故里——河南省巩义市的一座中晚唐之际的墓葬中被发现,这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茶圣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弃儿、貌陋、口吃,中国茶文化奠基人、茶圣陆羽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记者日前专程赴巩义一睹茶圣“真容”。这件被专家判定为“陆羽煮茶图”的唐三彩,施黄褐釉和绿釉,粉红色胎,右侧为一坐俑,左侧一风炉上置有茶鍑。坐俑为陆羽,高约11厘米。他头裹绿釉襥头,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一亚腰形圆座上,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

  • 盘点我国被造假最严重的大画家(组图)2015-11-24

    中国传统的书画家大都经历过“摹古”的阶段,例如张大千临仿的石涛,曾经骗过了黄宾虹先生。然而画家临摹名画是为了提高技艺,有一大批书画造假者却是为了利润。下面我们看一下那些被造假最多的国画大师吧。  1、齐白石:伪作竟出现在博物馆齐白石齐白石可以说是造假者的最爱,他一生所画作品约两万件,市场上的真品也就在4000件左右,但拍卖场上署名齐白石作品竟达27000多件,伪作已是泛滥成灾。更有甚者,某些博物馆里也陈列着齐白石的伪作。《延年》齐白石作品造假已形成了一条地方产业链,而且分工明确细致,有的找高手模仿制作,有的负责把纸张作旧,有的负责裱画,有的负责找买家出货。_ueditor_page_break...

  • 中国嘉德推出“愚斋旧藏”专题拍卖会(组图)2018-05-02

    此次嘉德四季第51期拍卖会有幸征集到一批盛宣怀旧藏的古代书画,形制多为册页、手卷,当中既有托名唐宋画家的盈尺小品,也有青绿重彩的高头大卷;有“乾隆御题”山水画,也有吴湖帆题跋的“陈容”《九龙图卷》,林林总总,“目为之眩”。更为难得的是,这批作品还经我国近现代爱国实业家、“纺织大王”刘国钧先生递藏。同光中兴期间,在朝士大夫争相掀起博古、藏古、鉴古的热潮。光绪初年,“京师诸士以文史书画、金石古器相尚,推翁大兴(翁方纲)、阮仪征(阮元)之余绪,当时以潘文勤(潘祖荫)、翁常熟(翁同龢)为一代龙门,而以盛(盛昱)、王(王懿荣)二君为之厨。”为收集金石、书画,这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们常游走于古董文玩市肆。发...

  • 且说收藏:林风眠何以没有大行情2012-06-29

    说起林风眠,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又令人头痛。 为什么这位在艺术创作领域里攻城拔寨的伟大人物及其作品却在艺术品市场中有逆市而上的时候,但多数情况下是裹足不前呢?为什么这位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及其作品却让收藏的人们常常举棋不定呢? 一系列的疑问反映了人们的无奈、市场的无奈。 中国艺术品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开始并入大洋——由古董店而画廊、由赶集而博览会、由画家私售而拍卖会,其时,便有了林风眠作品的不凡身影,其身价位处中国近现代大师之列。其时,林风眠的作品是风平浪静时垂悬的彩条,也是波涛四起时鼓胀的风帆,更是浊浪排空时的灯塔。 于艺...

  • 有趣而坎坷 看钱君匋长达70年书画收藏之路(组图)2018-11-08

    金农《墨梅》看钱君匋的书画收藏:从金农到邓石如、伊秉绶、吴昌硕“萃精藏华——钱君匋的艺术品收藏”这些天正在浙江海宁市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从钱君匋艺术研究馆获悉,今年是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开馆20周年,故而特举办“萃精藏华——钱君匋的艺术品收藏”展。此次展览挑选了钱君匋先生所收藏书画作品30件,其中以书法、绘画作品各15件。书法既有“清代四大书家”之一的刘墉作品,又有如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吴昌硕等清代中后期的名家书作,还有如王福厂(读庵)、马公愚、沙孟海等近现代名家的书法真迹。绘画则包含从扬州八怪到“老海派”,再到近现代名家,从金农到赵叔孺、王一亭,再到张大千、谢稚柳、刘...

  • 名人书札拍卖频现高价:家书依旧抵万金(组图)2015-08-21

     陈寅恪致傅斯年信函。(嘉德供图)“家书”只有在烽火战乱年代才“抵万金”吗?今年几场有关书札收藏的拍卖专场上,规模虽不大,但也同样引人注意。比如在北京保利2015春拍上,钱大钧藏《蒋介石密令手谕》以1782.5万元成交。同样在西泠印社2015年春拍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文物——胡鄂公上款名人书札专场”成交率为百分百,总成交额达800多万元,2015年嘉德春拍“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中,陈寅恪《致傅斯年信函》以115万元成交;等等。这些拍卖行情备受藏家重视,越来越可见书札“抵万金”的收藏价值、鉴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书札具有史料研究价值《谈书札的收藏》是著名收藏家、香港翰墨轩出版有...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2015-02-16

    9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据了解,中央文史研究馆自1951年建立已有60余年,馆长、副馆长、馆员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受聘者都是耆年硕学之士、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艺术界诸如书法家沈尹默、收藏鉴赏家张伯驹、画家齐白石、书法家启功、文物专家王世襄等都曾受聘于中央文史馆。在现任的队伍中,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国画家金鸿钧、国画家张立辰、国画家郭怡孮、美术评论家薛永年等也均在其列。

  • 亦师亦友——吕凤子指点徐悲鸿二三事2013-10-02

    吕凤子比徐悲鸿大9岁,徐尊称吕为老师。徐悲鸿19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愈窘迫,靠吕凤子和徐的亲友及湖州丝商黄震之慷慨资助,得以勉强度日。徐悲鸿与吕凤子两人性格迥异,某些艺术见解亦不同。 吕凤子(1886-1959),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曾在南京、扬州、长沙、北京等地师范学校任教。在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主持教务九年。也曾任正则艺专校长、国立艺专校长等职。1949年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

  • 自古作伪造假层出不穷 诚信拥抱艺术品市场春天(图)2018-03-15

    2017年,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休整之后,艺术品市场开始在全球复苏。回暖的迹象在杭州收藏品市场表现明显,每个周末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六百家摆着地摊儿,书画古玩琳琅满目,市场中的固定店铺近来也处于满租状态。然而,艺术品市场的复苏,也引得许多不法之徒钻营其中,使本就复杂的艺术品市场更添乱象。艺术品市场迫切需要净化,营造清明的市场氛围,让交易各方重拾市场的诚信与信心。忽悠了皇帝的书画赝品书画真伪鉴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千古难题。自古以来,作伪造假者手段层出不穷,日益高明,又有不少“人情世故”的因素纠缠其间,使得书画鉴定难上加难。只有少数人经过大量的鉴定实践积累,养成了敏锐的眼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成为鉴定...

  • 关于中国瓷器收藏你需要知道的事(组图)2020-04-16

    从年款、烧制瑕疵、釉彩至瓷窑,佳士得专家将于本文介绍收藏中国瓷器的十大要点,以曾于佳士得创下斐然佳绩的重要瓷器为例,引领您了解关于中国瓷器的种种。01 熟能生巧中国瓷器仿古已有数百年历史,早期以此致敬古人,但亦有人鱼目混珠,因此买家须加倍小心。想认识瓷器,便要博览藏品。不妨善用各地知名拍卖行举行的拍卖,认识不同类型的中国瓷器,由于拍卖行能让藏家亲身接触瓷器,藉此了解瓷器的触感、重量与彩绘品质,因此拍卖行在许多方面比博物馆更胜一筹。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嘉庆 粉彩百花不落地灯笼瓶,矾红六字篆书款,高 33.6 cm.,估价:300,000-500,...

  •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廖静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祭(组图)2016-06-20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廖静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祭文/李宪忠廖老逝世,瞬间一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廖老慈祥的面孔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值廖老逝世一周年之际,谨把以往自己有关廖老的日记稍加整理,予以发表,以此寄托无限的哀思,表达对她老人家的深切怀念之情。(2001年) 2月9日 星期五 晴上午九时,我和潘建强先生按时到达徐悲鸿纪念馆。我的老朋友、著名画家郭味蕖先生之五子、徐悲鸿艺术研究及文物书画鉴定家郭莫孮早已在接待室等着。稍候片刻,廖老在秘书陈海燕同志的陪同下来到接待室。廖老年近八旬,身体康健,精神灼烁,慈祥和善。一番寒暄之后,廖老直接问我“小李,听说你打算明年出一套马年挂历,有何打算啊?”我说有个...

  • (组图)徐悲鸿与蒋碧微婚变始末2012-10-05

  • 2018春拍提质减量后的市场困惑(组图)2018-07-16

    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1.265亿元 中国嘉德随着西泠拍卖收官,有史以来拍卖最为密集、竞争最为激烈的2018春拍已基本落下帷幕。据AMMA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总成交额达278.5亿元,其中共计上拍20.19万件标的,平均成交率为43.99%。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季春拍减量明显,体现出拍品征集的艰难,也凸显出拍卖行在拍品选择上的谨慎。从市场反馈来看,买家出价也显得尤为谨慎。“减量提质”成行业共识今年的6月可谓“史上最密集”的拍卖季,各家拍行的春拍都在过去的一个月内紧锣密鼓地展开。从拍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各家拍行都选择了减量策略,但“减量”并不意味着“减质”,不少...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