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存与科技碰出火花 打造艺术科幻场景(组图)2021-12-29
美丽的潘多拉星球犹如世外桃源,奇异生物就在身边游走,好莱坞大片里的世界“触手可及”……首钢园沉浸式数字艺术馆“瞭仓”于近日正式开业。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首钢园了解到,观众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味光影艺术盛宴,还可以解锁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和科幻隐藏玩法。工业遗存和科技碰撞出新火花斑驳的墙面上,红色的“瞭仓”二字格外醒目,瞭仓下边写着“理想照耀、青春当燃”八个大字……瞭仓数字艺术馆位于三高炉东侧,由首钢老厂区的铁粉储料仓变身而成。据介绍,这里是首钢园近期“上新”的科幻产业聚集区,瞭仓也成为这片区域率先投用运营的建筑。瞭仓沉浸式数字艺术馆是由北京亚太文融数据技术研究院运营的文化综合体,改造后的场馆充分...
诗人书法家赵长青作品欣赏2009-08-28
书法家近影 赵长青,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赵长青出生于黑龙江,他当过兵,做过工,种过地。他身上既有东北黑土地的淳厚朴实,又有松花江水奔腾的激情。诗人歌德有句名言“生活之树常青”,赵长青的生活就是一棵常青之树。艺术通过其丰富的情感、神韵和意境,揭示生活的哲理,陶冶人们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彰显出艺术美的巨大感染力。在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个不眠之夜,当他与几位好友聚会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瞬间,不禁心潮澎湃,当即作诗一首《今夜,我为你醉》:“八年磨一剑,百年等一回/申奥成功——...
第十二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专家评审名单揭晓2023-12-25
2023年12月14日,北京润墨斋书画院主办“文化传承-第十二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大赛”书画作品评审会圆满结束。本次书画大赛自2023年10月开始征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书画作品2000余件,经过第一轮人气火热的争夺筛选,最后有200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评审由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评奖五个环节进行。经过评委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30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优秀奖18件(名单附后)。书法组:一等奖:詹锐二等奖:朱建华、趙根林三等奖:李永平、张荣军、汪少麟优秀奖:张松山、陈继业、郑建岐、李柏、周新...
崇德弘文——中国书画院成立一周年院藏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2014-08-04
活动现场 8月2日,中国书画院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崇德弘文”——中国书画院成立一周年院藏作品展。聘请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为国画院院长,聘请中国美协理事王界山、胡宝利、朱全增、贺成才、全国政协委员汪国新、中国企业家发展联合会副主席宋国喜、解放军总参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闫禹铭、《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郭兴华等为国画院主要院领导。 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宣部原秘书长官景辉、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民协党组书记罗扬,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艺术发展...
当代书法的精神境界与风尚引领(图)2016-12-01
齐白石 篆书 五言联原标题:当代书法的精神境界与风尚引领(文艺新亮点)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其不但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象征,而且在历史的发展与书体的演进中,愈加丰富多彩、魅力无穷。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不仅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在内涵上还融会了儒、释、道等传统哲学及美学思想,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今天,书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同样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新时期以来,中国书法完成了自晚清碑学以来在书法理论及认识上的梳理,在理论建设、史学研究、审美批评、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当代书家对书法艺术本体的理解、他们的文化理念及艺术审美都有了长足...
献礼国庆 书画家杨宪金、思勤高娃同书汉蒙一体书法艺术2021-09-30
亿万华人迎来国庆72周年之际,著名书法家杨宪金与蒙古族著名书画家思勤高娃,携手创作了部分蒙汉合体书法艺术作品,向国庆72周年献礼。作品韵味深远,大气磅礴。笔法苍劲灵动,艺术新颖。寓意新时代华夏儿女,万众一心,紧密携手,共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兹展播部分作品以飨读者——杨宪金1947年出生于泰山脚下肥城桃源镇,幼时受儒家文化启迪,酷爱读书,酷爱书法,天天到自家后边的孔子晒书亭认真苦读,加之一笔一划地习练楷书,使他自小养成了做事“认真、坚韧”的好品质,为他日后涉足书法诗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夯实了根基。他17岁(1964年)进入中南海成为开国领袖们身边一名警卫战士后,又相继参加了中南海夜大、解放军防化...
拍卖法究竟保护了谁?2009-08-12
2024金龙贺岁——当代艺术名家吴越滨新春送祝福(组图)2024-01-17
【艺术简历】吴越滨,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硕士班,深造中央美院美术史与批评方法班等。原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民进丽水市委会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丽水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丽水市政协诗书画社副社长等。研究方向:中国写意画和美术史论。现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美术学科学术专业带头人,扬州大学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扬州八怪研究所副所长等。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中国美...
“融——丝艺江南苏绣展”在苏州工业园区圆融艺术中心展厅启幕(...2021-07-21
2021年7月20日,“融——丝艺江南苏绣展”在苏州工业园区圆融艺术中心展厅启幕,本次展览由新建元圆融发展和姚建萍刺绣艺术主办,圆融艺术中心承办,姚绣旗舰空间和苏州秀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开幕式主持人: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叶正亭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 王建良致辞新建元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 亢越 致辞苏绣艺术家 姚建萍致感谢词展览开幕剪彩与合影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王建良、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叶正亭、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邢伟中、新建元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亢越、新建元圆融发展党委书记、总裁范醒磊、新建元圆融发展副总裁俞继东、圆...
2014年保利香港春拍主推明清文人作品2014-03-10
保利香港将于4月6日-7日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拍卖。除了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董珍玩、珠宝及钟表六大甩卖门类之外,保利香港更将隆重首次推出中西名酒珍酿。 中国当代水墨分为中国当代经典水墨和中国当代新水墨两个专场。中国当代经典水墨专场将推出周思聪、吴冠中、冯大中、范曾、任重、范扬等艺术名家之作﹔中国当代新水墨专场则将继续为藏家推介在当代艺术中异军突起的水墨类艺术家及优秀作品,如朱新建、徐累、艾轩、李津、秦艾、秦风等,同时也为大家带来重点推荐的年轻新水墨艺术家如郝量、肖旭、黄丹、谭军等。此外,中国当代水墨还将隆重呈献“太璞如琢&mdas...
(李说当然924期)强国梦·汉风追忆2016-08-15
众所周知,中国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质疑的,一直保持着批判的态度,但是,他对汉代画像拓本和历代碑刻拓本非常重视,他认为是了解中华历史、汲取中华文化能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鲁迅先生一生收藏了5100余种历代碑刻、画像拓本,其中有700多种是汉代画像拓本。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研究之深,同时也说明他提倡的新文化,并非是无本之木,而是在最靠谱的古代拓片中采纳“洪荒之力”,试图开辟一个文化的新世界。 今天,我代表中国文化研究会在郑州市王鼎大厦出席“强国梦·汉风追忆—金石传拓中国公益行”新闻发布会,见证了中国文化研究会金石文化专业委员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钱松喦的艺术及市场走向 后市有较大市场潜力(组图)2016-10-27
钱松嵒《江畔新城》,在北京华辰2012春拍会上流拍“新金陵画派”以山水画而著称于世,是我国画坛上的一支劲旅,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在这一画派中,继傅抱石之后又涌现出四位优秀山水画家,他们就是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画界称他们为“金陵四大家”。钱松喦为“金陵四大家”之首。红色题材成就辉煌钱松喦(1899—1985)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又名松喦、松严,号芑庐主人,江苏宜兴人。自幼随其父学习诗文书画。由于他天分高、肯用功,故学生时代已负盛名。曾创作《贯华阁图》得到无锡画家吴观岱的赏识。后入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师承胡汀鹭。研习石涛、石溪、沈周、唐寅等画艺。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
翰墨心语 艺海扬帆 北京艺术中心成立15周年书画展及书画集发...2016-03-21
2016年3月13日,北京艺术创作中心成立15周年《翰墨心语·艺海扬帆》书画作品展开幕式在北京祈贤堂画廊举行。百余名书画家出席了开幕式。此次共展出会员新近创作的国画作品130余幅,其中,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占很大比例。展览作品画风淳朴,笔墨精到,贴近生活,积极向上,充分体现了书画家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今天参加开幕式的有北京艺术创作中心顾问:原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著名画家雷正民、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部长张家鹏、原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书法家李世英、著名书法家,摄影家宋后军、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书法家赵勇、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书法家翟鑫及副院长书法家刘宝山、张崇范、画...
双璧华章 书画传家三百(组图)2017-11-14
马孟容《枫树八哥图》由浙江美术馆、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双璧华章——马孟容马公愚昆仲书画展”11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对外展出。共展出马氏昆仲、马氏家族历代成员、名家好友酬赠书画130多件,以马孟容、马公愚为核心,全方位展示历代家族成员书画作品和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条幅、对联、扇面、手卷,以及题跋、手稿、信札、照片等,展厅现场展示马氏昆仲铜像、蜡像,实景还原马氏昆仲和朱自清的亲密交往场景。展期持续至11月26日。温州百里芳马氏家族素有“书画传家三百年,一脉相承到如今”之誉。清代乾嘉以来,人才辈出,马香霞、马蔚霞、马梯如、马兰笙、马祝眉皆有声于时。马孟容、马1926 年间先后...
古代学子的毕业礼 了解下(组图)2021-07-15
每年的6-7月,都是学生们毕业的日子。学子毕业,代表着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昭示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启。无论古今,学子们毕业都充满着仪式感与庄重感。中国古代的学子如何才能称得上“毕业”?古代是否拥有像今天的学生那样严格、固定的学制和毕业期限?古今的毕业礼有何异同?一起来看。古代学子的毕业标准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学子们并没有明确的毕业期限。夏商时期的学校制度无史料可考,西周“官学”——国学的学制,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有记载,当时的学生八岁进入“小学”学习“六艺”,十五岁入“大学”,培育道德素养、学习“修齐治平”之道。至于学子们何时毕业,《近思录》中说:“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方仕,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