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尽晖 贵州人 75×55cm
当代学院教育与素描艺术
林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素描作为美术教育之基石,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便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和美术革命中,对其宣传和提倡,并发展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方式。从绘画意义上,素描提供了认识世界的观察方法和掌握客观规律的有效法门,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意识,也是艺术创作的必要路径。同时,素描作为基础训练科目,造就学生严谨的作风。从央美的校训“尽精微、致广大”中,我们可以窥见素描训练的严谨性。靳尚谊先生更是将素描视为造型学科的基础,为优化民族艺术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人工智能时代,素描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通过素描,我们可以构建去伪存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反映时代。重构本体论的逻辑框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人才是所有美术院校的共同目标,基础教学和数字培养是关键所在。
人工智能时代的素描之思
庞茂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素描的界限变得模糊,如AI生成的素描作品,会模仿一种风格和所谓手工的笔触生动性,素描原创性受到质疑,艺术家的角色也需重新定义。在审美认知维度,传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也受人工智能影响在发生着改变,推动了绘画艺术向自由想象和观念创造转变。
尽管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绘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它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第一是手绘所呈现出的质感和语言是独有的,蕴含着艺术家对于世界的感受和把握,这种人类所具备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也是无法被模拟和替代的。手绘性和过程的体验,以及情感的体验都是人类独有的。第二是人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受到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工智能只能通过程序和算法来模拟,综合大数据已有的成果,而合成的结果,因此人的审美判断是高于且指导人工智能的。
同时,人工智能也为素描带来了新机遇。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知识图谱学习,建立关于素描的智能化知识谱系,提高审美素养。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素描技巧。通过分析大量素描作品,还可以为素描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帮助艺术家新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我们应积极利用这一资源,探索素描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之路。
作为艺术教育者,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更加理性且包容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影响。在保持对传统艺术技法的尊重和传承的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动素描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
建构融通中西的
中国素描评价体系
范勃(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素描之于造型艺术,有如诗学之于文学,是最古老、最朴素、最接近本质的艺术形式。
从概念上讲,素描溯源和边界模糊,需进一步辨析,并拓展外延。建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素描评价体系,是融合东西方艺术遗产、发展中国造型艺术的关键。
当代素描不仅是造型基础,更体现艺术家思想与气质。其创造性在于直接性与偶然性,是智力活动的体现。这种不可复制的特性,是由绘者的意志、理性、肉身对物质材料的掌控以及观者共情能力、对意义的解码能力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综合而成。我们应将其视为独立艺术形式,重视其创造性与审美价值。需要把素描作为一种更本质的独立艺术形式来看待,它是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和气质最直接的体现。对于素描的认知和判断,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本土化的评价体系和理论体系。素描创作者需要融合中西方两种造型传统,实现综合创新。
随着艺术环境的变化和人工智能的冲击,需更新对素描的理解,改变过去对素描的单一评价标准,建立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多元素描评价体系,既与传统的学院教育相衔接,又直面当下语境,将中国的素描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素描
培养未来艺术家的核心能力
贾广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素描是通向绘画艺术之路的第一道门坎,通过素描的训练,可以解决观察自然,客观物象,进而探究如何表现客观物象,如何看,如何表现,我们都要遵循眼、心、手相统一的原则,如何把现实空间的三维通过两维的平面,塑造出有如现实般真实。它在东西方艺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表现手法和创作意图存在差异,但都强调了艺术家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素描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当下,素描的概念得到了极大扩展,训练方式也更为多样,这对于培养学生绘画表现力,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素描教学,强化能力培养,培养一个未来艺术家核心能力,就是创造性思维和表现与现实能力。天津美术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如建立造型基础教育学院,强化了素描的基础教学地位,旨在打破应试教育局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造型表现能力。改革体现了对新时代艺术教育需求的深刻理解,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美术人才。这些改革不仅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将为其他院校提供宝贵的经验。
素描之争
艺术教育的多维辩论与改革
曹晓阳(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关于素描的讨论从未停止,它涉及多维度的辩论。素描这个话题对于专业的艺术院校而言,它始终是一个双向的问题,素描始终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双重身份和双向关系中来回摆动发问。
历史和讨论表明,素描的探讨往往与时代变迁、社会思想更新、艺术思潮兴起紧密相关,对专业建设、教学方法和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当前虚拟现实和AI的发展加速时代更迭,各高校对基础教学展开新一轮探讨。AI的核心是算法,而素描的核心在于造型、构图、形式、语言等。素描训练是我们艺术创作的内核基因。要让AI去加速,拿起AI当做工具,用它去重新理解世界。素描关涉的问题,是美术院校的基因和基石,所以固本培元,内核基因不能随便改变。基础教学要更有恒心和耐心,向一线素描教学的老师们表示敬意。
素描中的
艺术观与方法论
李书春(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西方素描在中国百年间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表现内容的拓维。表现内容从客观物象拓展到主体精神,打破单一审美范式,素描训练与现实观照并重,直面中国当代生活;二、表现语言的拓新。从单一写实训练走向多元表现,形式语言的多样,风格样态的丰富,视觉转换的跨界融合都是变化的特征;三、艺术功能自足的拓径。从过程到目的、从训练到表现、从习作到作品。
素描体现画家的艺术方法论,素描训练影响画家一生,画家创作必备的各种能力都直接来源于素描训练。素描体现艺术家的文化智性,它承载人文底蕴、时代精神、图像内涵、语言温度。作为载体,素描的视觉语言蕴含着丰富而准确的文化信息。
从艺术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来考察素描艺术时,可以通过作品判断作者对现实事物和艺术本身的态度,以及作者通过创作过程对自我的确认,为此,在艺术史上,表现对象—艺术主体—绘画作品三者间的内在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到了语言风格的流变。在考察具象艺术、表现艺术、抽象艺术、观念艺术的区别时,完全可以依托讨论“对象、主体、作品”三者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的权重。
素描决定创作的风格与品质
曹意强(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美术与设计分委会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素描一直是艺术院校教学的核心课程。然而,在当下,围绕素描问题出现了三种误区:一是将素描视为固化的模式,将其仅视为运用明暗进行写实训练,等同于目前流行的美术高考的模板;二是认为素描是西方美术的基础,引进素描教学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甚至认为徐蒋体系导致中国画的衰弱;三是认为西方已然放弃了素描是因为它阻碍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关于素描的大部分争论,实际是语言的争论。
从形式上看,素描是在某种平面材质上绘制图像的记忆,但就其本质而言,素描是一种造型观念的结构基础,是作品中脱离色彩和三维空间依然清晰有效的部分。我国古代传统没有素描一词,但是概念缺录,绝不意味着相类事物的缺席,南朝谢赫“六法”中的“传移摹写”其实就在包括素描的原则与训练方式:通过临摹前人的范例和师法造化掌握视觉艺术的基本语言和象形描绘能力,进而创造出气韵生动的艺术品质。在西方,素描从来不是简单照抄物像的形体、明暗和透视关系的技法,而是对艺术家与自然物像形成象征性关系的表达,是将观念转化为视觉表达的基石。西方现当代艺术对素描的质疑并非素描本身,而是僵化的素描观念。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一观念源自欧洲,但并非欧洲绘画独有,中国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以结构性观念为核心。近代中国绘画的弊端,并不在于西方素描的引入,恰恰相反,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大量时代精品,很大程度源自于他们扎实的素描功底。若将当下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归之于素描,无疑是推卸责任。
视觉艺术与人类所有学科一样,都有其必不可缺的技艺原理和语言,任何新创造和新技巧,新媒介的发明,都离不开这些原理。素描的一般性原则可能会成为某种约束,但这是通向自由发挥必须的阶段,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关键。伟大艺术家都能将手段和工具为己用,在一般性法则和个性发挥之间寻求完美的平衡。画家若想获得创作自由并形成个人风格,就必须像上面提到的中外大师那样,终其一生磨砺素描水平。历史上伟大的艺术成就无不证明:素描决定创作的风格与品质。
(本选题根据“2024中国素描研究展”研讨会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