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代中国山水画而言,它所涵泳与显示的艺术内质、意象外展,已经不仅仅是凝固局限于自明代中后期以来的传统程式,而是不断地兼容吸纳并融汇着外来观念,多元要素。因此,对于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定位与形式构成之拓展,已经是三代中国画家接踵相续、探索实践的文化任务,“入古出新”“转益多师”和“抱本守素,不失真元”这些观念则是普化画坛的箴言。张玉根在这一系列绘画语言的形象表述之中,已经取得骄人的成果。而他又以其性情、气质、观念、勤奋,一经步入山水画艺术门槛,便迅速展示出对这一画境诸般经旨的聪敏迅悟,以大气度构图,俊健之笔力,斩截洒放之点画,大胆设色,从而营造出画面宏调、意象拙朴的作品。笔墨生发于气势之中,法度映掩于放旷之内,一种果敢勇健之气息沛然而出。
张玉根自然知道,在数百年的以大小写意画为主素的传统理念之中,古人一直注重“书画同源”的原则,他在学画的早期一定知道书画并出,相映共契的古来道理。我认为仅就画家手段而言,书画俱佳既是文格要旨,也是画家的文化自觉和学养修持。张玉根在多年习画进程中,有先见性的注意了写字,钟情绘画,不忘书气。以书入画,点线内蕴;以画配书,画面文采。而稍观张玉根近些年来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的长短题名与记跋书作,也一如其性灵气质和风格,也与画面谐和着一种浑穆疏简,结体宽博,用笔率意的特色,大见壮夫气度。
我相信,张玉根今后一定会以其性地和勇气,在既往成果基础之上继续探索前进。一定不负前辈老师之期望,继续研习实践,展扩艺术视野。在艺术创作中沉浸心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充分享受创造中的忘我;也必然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渐次抬升到更高的艺术与学养层次。
在这篇小文之中,我没有更多地去对张玉根的绘画道途和一些代表性画作的细节进行分析评判,因为“技进乎道”是永远的法则和理念。所以至于对画品的具体评说,慧眼常在,知者非寡。何须门外置喙,妄做觋人!还是那句老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已。
二零二五年四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