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的河、泉、桥,都是阴阳交错,这里还有一座特别的城,也是让世人难以悟透。好好的一座城为什么屡被水淹,它又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
沙河分阴阳,而在这阴阳交接之地,就有一座特别的城——巩华城。
“京城之北,有故城曰巩华,其地二水生龙,及通皇脉,南北通衢首善之地也。”明代定都北京,并且皇帝的陵寝建在昌平的十三陵,京北的防御因此显得特别重要。
巩华城是明代帝王出征和朝拜祖先陵寝的中途停留之处,建有行宫,历朝不断加以修整。同时它又是北京通往塞外的交通线上的咽喉重镇,商旅繁杂,在此大兴土木也就不足为怪了。巩华城的位置得天独厚,规模很大,规格甚至超过了北京城。巩华城因何而建?为什么规模如此宏大?
当时皇帝从京城赴天寿山谒陵需要两天的行程,沙河店是中途歇宿的理想处所。嘉靖十六年春,皇帝朱厚熜来到沙河,查看了永乐年间的行宫遗址。随銮大臣、礼部尚书严嵩奏道:“沙河为圣驾祭陵之路,南北通道都要路过这个地方。我文皇帝(即明成祖朱棣)营建山陵之日,即建行宫于此。正统时为水所坏,今遗址还存在,实在应该复修而不宜再久拖。况且居庸、白羊两处险关近在西北,若在此地修建行宫,周围以城池相环绕,设官员镇守,就可以南护神京,北卫陵寝,东可以保护密云之要冲,西可以扼守居庸之险,联络控制,凭空就可以增加一北门重镇。”严嵩不愧宰相之位,一语“南北通道都要路过这个地方”道出了沙河的天机。
嘉靖皇帝听了严嵩的奏议,正中下怀,便命工部尚书甘为霖筹工备料,提督工程,动工兴建沙河行宫及环宫城池。嘉靖还亲自为巩华城四城门命名:南叫扶京,北称展思,东呼镇辽,西曰威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