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即位,四年后迁都到北京,那时叫大都。元大都建成后,北京人口猛增到50万。
随着元朝一步步强盛起来,粮食的供应越来越难以保障。并且,元大都每年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开支,还需要很多巨石大木和各种建筑材料,以及丝绸、茶盐和各种日用品。这些物资仅靠北京地区根本无法保证供应,单靠陆路运输也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那就只有请水路帮忙了。
运河是到手了,那么,蒙古人能驾驭得了它吗?事实证明他们不但有能力驾驭,并且还能驾驭得很好。
元朝时候隋唐大运河还能用,南方的物资可以通过长江转入淮河,再逆黄河而上到达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然后改为陆运180里到达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再进入御河(今卫河),到了通州以后再经过60里陆路运到大都城。
这一路走下来,水上陆上要多次转运,有时运河河道还经常会壅塞,不但效率非常低,而且一旦碰上阴雨季节,粮食很容易在运输途中发霉腐烂,人畜的疾病死亡也是常事。当年在北京东十四条的粮仓里,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改造后的南新仓,这里面就曾经堆满了这样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