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图第六卷》(局部)
第一卷,画出京师永定门至南苑。康熙皇帝骑在一匹白马上,有大批侍卫随从护拥;沿途路旁有舆车及大像等卤簿仪仗,排列齐整,直排到南苑行宫门口。画面中标识的地点有:永定门、南苑。
第二卷,画康熙皇帝一行由京城至山东济南一段的行程。
第三卷,画由济南府经泰安州至泰山。康熙皇帝在济南府城墙上阅视。画面中标识的地点有:济南府城、开山庙、章夏、泰山、泰安州、蒙阴县。
第四卷,画康熙皇帝率领众官员视察黄、淮水灾的情景。画面中标识的地点和场景有:红花铺、驾看邳州水荒、宿迁县、候驾看堤、黄河、黄淮交会、驾看高家堰。
第五卷、第六卷,不明。从记载的康熙皇帝南巡路线来看,应当画的是途经扬州、镇江、丹阳至常州一段的行程。
第七卷,画惠山、锡山至苏州。康熙皇帝的御船到达苏州阊门外,弃舟登岸,。画面中标识的地点有:九龙山、秦园、惠山寺、锡山、黄婆墩、无锡县、窑头、新安、浒墅关、文昌阁、枫桥、寒山寺、半塘寺、关帝庙、山塘、斟酌桥、虎丘、万寿寺、大雄宝殿、苏州府阊门、黄鹂坊、皋桥、圆妙观、弥罗阁、织造府。
第八卷不明,应当画的是康熙皇帝一行从嘉兴至杭州一段的行程。
第九卷,画渡钱塘江,抵绍兴府。康熙皇帝在侍卫陪同下出绍兴城,前往大禹陵祭祀。画面中标识的地点有:茶亭、西兴关、西兴驿、萧山县、柯桥镇、绍兴府、较场、府山、望越亭、镇东阁、大禹庙、大禹陵。
第十卷,画从浙江回銮抵江宁府。卷首文字中提及康熙皇帝曾在此祭祀明太祖陵。画面中标识的地点和场景有:句容县、太平庄、秣陵关、通济门、秦淮河、钞库街、贡院、文庙、三山街、旧王府、内桥、通贤桥、赐绢帛老人、较场、关帝庙、鸡鸣寺、钟山、进果百姓、观星台、太平会、版籍库、后湖。
第十一卷,画江宁府燕子矶乘舟渡过长江。康熙皇帝乘坐龙舟,在许大小船只的护卫下,顺江而下。画面中标识的地点有:报恩寺、水西门、旱西门、石头城、弘济寺、观音门、关帝庙、燕子矶、大江、刘家山、仪真县、金山。
第十二卷,画返抵京城,自永定门入城。康熙皇帝乘坐肩舆到达正阳门外,随从对列井然有序。在队伍的末尾,仕农工商各界人士组成「天子万年」四字,宣告南巡盛举的结束。画面中标识的景物有: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正阳门、永定门。卷尾孙岳领奉敕书宋骏业进《南巡图记事》。后款:「康熙四十七年岁在戊子月奉敕装潢。」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残卷的状况
2009年、2012年、2016年先后有幸目鉴《南巡图》第六卷残卷三段,皆为绢本,宽度相同,长度不一,画法风格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