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前发掘区全景
黄山猜想
根据考古发现,南阳每个县市都有“黄山牌”的独山玉制品,堪称南阳玉器黄山造。因独山玉仅产于独山,独山玉工具和生产制品,具有新石器时代鲜明的区域特点。
学术界通常认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乃至河南龙山文化,有制作玉器的物质基础,但玉器业并不发达。学者尤仁德在《古代玉器通论》中写道:“(这种情况)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玉器发展系列,形成鲜明对照。”
江富建教授曾撰文称:“黄山遗址出土的玉制品,有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遗物,大量玉铲的出现,确立了中原地区南部、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上游白河流域独特的崇玉方式与治玉方法。它改变了或正在逐步改变中原地区‘玉器并不发达’的结论。”2018年的第二次考古发掘,更印证了这一点。
黄山遗址先后吸引了多位大家的视线。
2019年3月19日,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考察黄山遗址后,83岁的他兴致勃勃地题字:“中华瑰宝,千年一遇。”2019年4月2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学部委员王巍为遗址题字:“独山古玉,黄山天琢。”他还题写了“文明在宛”。
2019年5月25日至26日,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的“中华文明探源与南阳历史地位考察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表示:“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
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白振国坦言:“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南阳故事,努力调动各种力量,引发对黄山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的关注。”
十几年来,白振国致力于楚长城、古缯国、中华曾氏祖根地、晁姓发源地、王子朝奔楚等课题研究,其间关涉到中华文明探源的一些问题,著有专著多本。黄山遗址启动二次发掘后,他在《南阳日报》发表8000多字的《华夏“首”都考略》引发关注。
他说:“我对黄山遗址的认知,就是三个字——‘人玉城’。M18墓主人,左手持弓箭右手执玉钺,身份可能是炎黄时代的王吗?玉是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独山出玉,黄山用玉,玉器是中华文明核心载体,黄山乃至南阳的重要,不言而喻。”
说到“城”,白振国认为,黄山遗址区周围已发现环壕,环壕内侧会否发现城墙?这样大型先进的玉器作坊,只有在部落联盟首领居住城市才可能有。此地是不是部落联盟首领的重要城市呢?黄山遗址处于华夏族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也让人有诸多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