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及学术馆之友28日举办晚会,庆祝汉学大师饶宗颐获颁第一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会上,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及艺术发展的“饶学研究基金”宣告成立。
晚会主礼嘉宾、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彭清华向饶宗颐教授赠送了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奖座。这个由文化部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奖项今年是首届评选,旨在表彰当代具有代表性及标志性的中华文艺英才。
年逾九旬的饶宗颐老人亲临现场,并致辞表示,自己将终身奉行《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本着求真、求是、求正的态度,继续不断努力钻研中国文化艺术。
晚会同时宣布了“饶学研究基金”正式成立。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说,饶公获得东西各方颁赠的殊荣,毫无疑问,已是公认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作家。“饶学研究基金”的成立适逢其时,相信将会促使饶宗颐教授的学艺精神和文化特质更为世人了解,也有益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等600多名香港各界人士,出席了当晚的庆祝活动。
饶宗颐,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他幼承家学,游学四海,通晓六国语言文字,诗书琴画亦卓有成就,是享誉中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家。2011年7月,国际天文联盟批准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