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摧毁一个政权,那么摧毁它的城墙就是首要的大事。所以项羽焚烧了秦朝咸阳城,大火三月不熄;董卓逼迫汉献帝西迁长安,也毁洛阳城墙。唐末的时候,朱温胁迫唐昭宗从长安迁都洛阳,首先是拆毁了宫室官署,雄都立刻变成了丘墟,往日的辉煌从此不再了。后来这样的事情就更多了,城墙完了,那么以这些城墙为标志的政权也就随之失去了生命力。
再改朝换代、政权重建时,兴建都城也是首要之举,高大的城墙又一次把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包裹进去了。所以城墙在这里起到了宣示国威的作用,是权力的象征和维护权力的一个工具,还是统治者中心形象的扩大。
历代帝王都会把“城”当作“国”的同义词,倾城就是国破。过去的首都,内有宫城,外有京城,形城了一个十分精典的多重“回”字型结构,还环绕着深而宽的护城河。皇城在全城的中央地区,突出了皇权至上。
城墙还有分割空间的作用,这是从建筑方面理解的。它一般都在城市或建筑组群的周围,有分割着空间和阻隔内外的作用。如果将它所保卫的城市比作建筑物的综合,城墙的作用就相当于建筑物的外墙。城墙一旦筑成,就确定了城邑的范围,城墙里面是城里,而外面就是城外,是郊区。进一步说,它还使中国的老百姓被分为城里人与城外人,于是又有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区分。
另外,城墙还有抗洪的作用和阻挡风沙的作用。就说北京的城墙,过去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就是略有起伏的沙丘,就是塞外的沙子被大风一吹,吹到的长城脚下形成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城墙,风沙就进了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