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杜南发:中国书画造假远超西方

杜南发:中国书画造假远超西方

2012-05-11 10:20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杨之光父女微博打假的新闻?

杜南发:画家亲自“打假”当然有正面意义,但其所起的作用其实只能是警示。因为书画作假,古已有之,中外皆然,如同社会犯罪,只能防治,无法根绝。所以这并不是中国画坛第一次出现画家亲自“打假”的新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时代周报:中国画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造假的现象?

杜南发:造假现象,并非只在中国画坛发生,西方画坛也长期存在,许多美术馆、学者、收藏家都受害。但论数量规模,中国书画造假现象确实远超西方。书画作假的“兴盛”,主要和社会经济状态有关,如明朝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民间商品经济发达,就出现了中国书画史上假画的大高潮;今天中国经济腾飞,又出现明朝以来中国假画的另一大高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是供需关系,书画成为商品后,自然也卷入其中。就中国书画本身,因多数名家书画一向没有清楚可靠的记录可循,虽然“流传有序”是鉴赏重点之一,但这些记录往往也不完整或不可靠,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还有一些名家书画的艺术难度不高,或社会审美水平有限,藏家缺乏修养,市场恶性炒作,社会缺乏有效的管治机制,作伪者需付出的“成本”代价与收益不成比例等多元因素,都是造成中国画坛造假现象特别多的原因。

时代周报:画家打假在艺术界还有什么著名的例子?

杜南发:近代而言,上世纪40年代,齐白石因为伪造其画者很多,曾特别刻“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和“吾画遍行天下蒙人伪造尤多”二印钤于画上,以警世人;又定制“齐白石”钢印,甚至直接在画上押署指纹,但这些“防伪”手段并不能起阻吓作用。

当代吴冠中亲自打假画官司,又公开指明其拍卖画作为赝品,结果亦不了了之,无法取得应有的惩治效果及彰显社会正义。此外还有史国良、韩美林也亲自打假画官司,这些都是基于维护自己及艺术权益挺身而出的积极例子。但也有某些著名画家为了自己利益而不顾道义“乱打假”的恶劣例子。这些显示,这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和法治效率的双重问题,必须在更高的社会层面处理。

时代周报:国际拍卖行、画廊在处理这类情况方面有什么先进的经验?

杜南发:世界上并无绝对安全的体制,只有相对的规范和经验,包括非营利的博物馆或美术馆均如此。就如法律,也无法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还得不时修正。目前所见,国际主要拍卖行在香港拍卖的中国书画,数量并不多,这情形应该对认真的把关者比较有利,但也得取决于拍卖行本身对信誉和盈利之间所持的态度。即使如此,也没办法做到全部真迹,每场拍卖都可见到一些有模糊度的作品。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完全在“供应”方,而更多应该在“需求”方,真正的收藏者要有正确的收藏观念和态度,炒作者则另当别论。

时代周报:你认为此事对业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杜南发:此事应该不会有重大影响,也不会造成根本性的改变。但也有其积极意义,首先是有拍卖行如嘉德立即作出回应并撤拍,这至少可以让市场了解哪些是负责任的拍卖行;其次是这次打假使用微博手段,社会警示效果会比较大。并且在拍卖前揭发,可提早发生警示作用,对作伪者打击较直接有效。作假的基础之一是牟利,画家在拍卖前亲自揭发,多少能打击作伪者和某些业界的利益,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作假的基础之二,是资讯的不平等,利用资讯时代的新手段打假,是一个因应时代的新发展。

其实中国优秀艺术品本就应该是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一颗明珠,可惜因为作假而致黯淡无光,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文化代价,面对这问题的无力感,确实令人感叹。

时代周报:你有什么建议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杜南发:这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但至少有些事还是可以做的。最重要的是法治的有效执行,要能够让被揭发的作伪者付出重大代价。行业方面,虽然行业规范不易有效执行,但至少应建立几家具有国际信誉的一级拍卖行,作为市场标准。当代画家则应利用现代条件,对自己的作品作年度编目图录,作为未来的记录依据,此举并非难事。去世名家较不容易,但也可以由专业机构开始作编年整理。这样至少可以先建立一些真迹的档案,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做得到的事。这三个层面的重要性和落实难度基本相等,画家专业建档是一个较易落实的起步,或许杨之光父女可以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画史上首位自己有明确年度作品编号记录的画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