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美育十问

美育十问

2012-12-10 08:58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Q1.艺术是可教的吗?艺术作为一种生活关照,亦或作为一种生存手段?

索纳·雷德(Seona Reid 苏格兰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院长):可教授的方面有两点,即艺术家的技艺、技能,以及艺术家如何研究自己的作品。想象的源泉,概念的源泉,驱动艺术家给思想赋予形式的思想不可以教授。艺术既是作为一种职业,也作为人生愿景两者不可区分。

Q2.当前美术学院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斯蒂文·莱文(Steven Lavine美国加州美术学院院长):当今艺术学院,甚至艺术本身的危机就在于创造性和做艺术之间的混淆,以及创意产业和创造性之间的混淆。毫无疑问,成为一个艺术家能够使你的创造性更加尖锐,而创意产业要求你有艺术家所有的技能。那么艺术家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去问自己,而不是去回答别人给你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去询问、追问,刨根究底。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要作出非常基本的研究,找出自己的回答,不管别人对这个问题是如何回答,你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要坚持下去。在坚持的过程中,不要在意别人认为这多么地愚蠢。从此时此地或者彼时彼地生存方式的一种异端,要求我们过不同的生活,这就是艺术家的职责。

 

 

Q3.艺术家是美院主要培养对象,还是副产品?

丹尼森·格雷弗斯(Dennison Griffith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斯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我认为艺术学院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实现你梦想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责任在于培养一个个人全面的技能组合;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向艺术学院所存在的社会进行负责。作为一个个体艺术家也好,一个设计师也好,都是一个全面的人,既有高度的自知又被社会所了解,同样能够影响到文化,有非常大的力量。这是我个人的信念,作为学生选择与我们艺术学院展开一段关系,我们尽我们所能使你能够成为最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帮助你进入你个人或者我们学院所赖于生存的世界。

Q4.著名的美术学院多坐落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学院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你认为美院和它的城市是怎样的关系?

斯蒂芬·贝尔(Stephen Beal美国加州艺术学院院长):我是真正的芝加哥人,我在那里度过了28个春秋,我的艺术训练就来自芝加哥这个城市。反思学生生涯,我从这座城市和伟大的学校所学到的是差不多的。在座的各位都是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和目标的,但是同时从我们所身处的不同地理环境,获得了我们作为学院非常明确的特征。我强烈呼吁你们吸收校园之外的学问,因为你们处在非常大的城市环境当中。

Q5. 是什么力量或语境在推动艺术教育不断地往前?您理解的艺术教育实验性意味着什么?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关于是什么元素在推动着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往前走,我觉得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艺术,这是第一动因。艺术是任何其他的东西不能代替的一种超越性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超越性的、精神性的终极需要决定了我们人类永远需要艺术、需要审美。所以,我觉得超越性的精神需要是推动艺术向前发展的第一个动因。

 

 

第二个动因,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对于艺术不断向前推进的理解,这种不断变化的理解也是推动我们视野向前发展的动因。正是有这两个方面的需要和动因,我们才需要培养艺术家,艺术家是美术学院的根本目的。而实验性则是手段。我们是为了培养更好的艺术家,培养更适应当代社会变革和未来社会需要的艺术家而需要实验。

Q6.基础教育和实验性教育之间的关系,贵学校如何招生,在课程设计以及毕业生导向方面如何调配?

盖塔·勒博思提尔(Gaita Leboissetier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副院长):就基础教育来说涉及到两样东西,理论和技能的教授,基础教育是可以被教授的部分。我们考虑到艺术教育的实验性,这个实验涉及到一个艺术家一辈子职业生涯中需要做的事情。在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所有的实验型教学都是在工作室当中展开的,而这些工作室都是由非常著名的艺术家来组织的。其实这些工作室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个实验室,当成艺术家们赖以生活的地方。在工作室当中,所有在基础教育部分涉及的理论和相关的技能,都能够在工作当中,或者在一件一件工艺品当中得到体现。这个工作室是所有实验性教学,以及实验性教育的应用中心。

Q7. 许多学校都强调跨学科。但“术业有专攻”,如何跨才跨的好?

施瓦吉·潘尼卡(Shivaji Panikkar印度安贝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首先我想澄清一点,在历史上所有艺术教育都是跨学科的。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或者到资本主义开始介入到艺术教育当中之后,我们才发现在各个学科当中,包括绘画、油画、雕塑等这些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在印度的历史上,艺术是一个比较传承的话题,它都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和技能体系,和宗教,和我们的生活等其他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艺术知识方面,或者涉及到艺术的知识,在印度历史上包括64种,这64种里面不仅仅包括有现在非常传统的绘画、雕塑,也包括制衣、烹饪。

跨学科不是我们现在才有的时髦词汇,而是在整个艺术教育的历史长河中都一直存在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艺术教育的使命。

 

 

Q8. 在数字媒介的冲击之下传统艺术创作模式该如何并存?

北乡悟(Satoru Kitago东京艺术大学校长):我在10年前就对雕塑怎样利用数码电脑进行三维成像,利用数码进行三维空间的陈列做了研究。我的目的是把立体的东西进行数码技术处理以后,进行信息储存,储存以后在地球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真正立体的东西。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发达,利用一定的技术是非常需要的。我们现在可以利用数码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并且对文化遗产进行复兴。就拿颜色的保存来说,如红颜色经过长时间会变色,颜色会消失,我们通过数码可以保存数据,可以把颜色再现。利用电脑技术完成立体的东西,它还牵涉到一个手工。手工技术要靠艺术家对材料的经验和技术来完成。

Q9.艺术市场对学校的教育是否产生了冲击,如何应对这一冲击?

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每年,一份名叫《艺术报》的行业杂志,都要发布这样一个名单,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市场排名,通过交易值来计算最大的艺术市场的3个城市,伦敦和纽约每年在这一排名单上交替。伦敦有很多来自各地著名的画廊,他们在英国伦敦有非常大的店面画廊,使英国看起来比3年前艺术市场的份额还要巨大。也许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所应得的艺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当人们对于金钱、对于时尚、对于名人和地位的着迷,可能毫不奇怪地看到现在对于艺术所谓的追求和判断也是基于财务的回报,把艺术看作一种投资。这是全世界艺术院校所面临的共同大环境,学生进入学院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空心思要成为下一个著名艺术家,甚至有些老师也这样说,这是你的人生目标。我认为目前的艺术市场处在非常糟糕的境地。现在的各大画廊扑向这些艺术院校的学生和艺术作品秀,甚至以最低价格买下学生整个秀场作品。当下,最重要的是学生要作出抉择,如果不喜欢自己作品的命运被主流画廊卷走,那就应该学会拒绝它。

Q10.作为在变动的世界当中的个人,给学生的未来一些建议。

施瓦吉·潘尼卡:在思考过程中不要受周围的限制,一定要学会自我批判,而且要对自己的学校批评起来毫无留情。

索纳·雷德:玩到极致,学到极致,也要学会向自己不喜欢的经历、不舒服的经历敞开,同时要行万里路,要多旅行。

伊安·哈罗德:作为一个有准备的艺术家意味着3件事。手巧,勤用脑,用心感受。

斯蒂文·莱文:从你老师那里学会尽可能的东西,学会独处,学会自省。

盖塔·勒博思提尔:利用学校能找到的一切空间,一切的技术,倾听一切的理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