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少些无价值的学术研讨会

少些无价值的学术研讨会

2014-06-17 10:19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天乙    

学术研讨会几乎成为所有艺术展览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学术研讨会泛滥是不争的事实,一线批评家一年下来到底参加了多少学术研讨会,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没数。很多学术研讨属于形式主义,既浪费资源又助长不良的学术习气,所谓研讨,不过是一些诸如创作动机、艺术效果之类牵强附会的八股言说,到场参加学术研讨会者,多肩负“坐台”捧场重任,披着学术外衣,行恭维与吹捧之实,对真正涉及的学术问题避而不谈。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者,很多没有学术准备,依据现场观展直感即兴发挥,现炒现卖,应付了事。这样的学术研讨会,侮辱学术斯文,助长虚妄与吹捧之风,对后来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委实可以休矣。

其实,并非所有展览都需要或者适合开一个学术研讨会,更多的展览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展出的仅仅是很一般的作品甚至习作,开学术研讨会都不知道从何说起。笔者曾经参加过这样的研讨会,而且参加研讨的批评家理论家层次不低,尽管展览艺术家竭力把自己的创作阐述得学术一些,但是研讨发言只能离开作品向更宏大、更空虚的方向延伸,没法实现其学术研讨的预期目的。绝大多数书画展览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甚至使用的话语体系都没有变化,仍然是流传了几百年的那几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甚至语词结构都一模一样。

很多当代艺术展览,尤其是那些形式上挪用甚至直接抄袭,观念上平庸落后,技术上没有个人建树的作品,即便召集顶级学术权威开学术研讨会,也没有任何意义。个人认为,一多半展览没有必要召开学术研讨会,代之以茶叙等更轻松和休闲的交流方式,给应邀参观展览的观众一个歇息的环境也许更好。这种方式在国外的艺术展览活动中比较普遍。

 

 

的确,一部分艺术展览不需要召开学术研讨会,但是可以召开艺术市场研讨会。某些艺术展览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实现或者促进市场销售,一看就知道,展出的作品经过精心选择,尽可能与市场流行趋势相吻合,具有十分显著的“卖相”。不妨理直气壮地举办市场研讨会或者作品推介会,这样反而更有针对性,推介和促销更到位。

剩下的少量的展览,有学术价值,展览的目的并不完全是或者主要不是实现作品销售,可以在展览过程中召开学术研讨会。但是,这样的学术研讨会不应草率盲从,落入俗套,需要事先做认真的准备,包括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人应当熟悉作品,对参展艺术家的追求和创作有足够的了解,对学术上的建构意义有清晰明确的判断,研讨会仅仅是已有的成熟的学术观点之间的碰撞,客观上启发参展艺术家思考,同时也启发其他艺术家打开创作思路,启发批评家、理论家拓展艺术学术认知和思辨疆域。很显然,当下的学术研讨会临时起意、随意漫谈、即兴发挥的形式,没法达到这样的目的。

其实,即使是特别具有学术价值的展览,也未必通过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阐释其价值,可以由对展览艺术家及其作品有深入研究的批评家、学者做专题讲座,辅之以听众互动,其影响力会远远超过一般的学术研讨会。

总之,多数展览没有召开学术研讨会的必要,部分展览适合召开市场研讨会或者作品推介会,少数有学术价值的展览和作品,不要把学术研讨会当做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性环节,采取多种方式,真正达到学术研讨的目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