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公共建筑需要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公共建筑需要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2014-06-18 14:17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安藤忠雄

我是通过自学成为建筑师,没有进过大学接受正规的科班教育,我走上这条道路全是因为对建筑的喜爱。我一直觉得只要你有梦想有理想有追求的话,最终是能够达到你想达到的目标的。近年来我在中国有非常多的项目,在中国做了许多大胆的创新的建筑,目前,我80%的建筑项目都在海外。我一直觉得好的建筑应该是能使人感动的,我也希望在中国能有令人感动的建筑作品出现。

我在15岁的时候,第一次遇到了建筑。那时我有一位很好的数学老师,那些几何图形,让我对数学和几何形体产生了兴趣。同时,家附近有一些木工的作坊,那些传统的木工结构让我深深着迷,于是有了要成为建筑师这样的想法。然而虽然我很喜欢建筑,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进入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这时候我就在想该要怎么去实现自己的建筑梦想。我觉得,用自己的方法,只要努力的话,总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在座诸位身处于这么广大的中国,只要你努力的话各种可能性都是有的,各种理想都是可以实现的,不像在日本地方小,限制也会非常多。

1965年,我24岁的时候独自一个人踏上了前往欧洲的建筑学之路,对我们学建筑的人而言,欧洲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第一次看到罗马万神庙,以及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当我站在帕特农神庙前,我心里觉得这是很棒的建筑,但是当时的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竖在那里的那些柱子,不过在反复研究观看琢磨之后,我逐渐理解了这样的建筑。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目前还不能理解或者还不能做到的话,并不是一件难堪的事情,只要最后能够做到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了。后来到非洲,到印度,在靠近赤道、温度将近50°C的地方,我们坐在船上,不断有人支撑不住倒下来,当然我也是,不过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尽了努力的话就是可以的。

 

 

游学完毕回到日本后,我开始对城市建设展开了积极的提案。在我的故乡大阪,在四十年前是没有什么树林绿化的,1945年的日本基本都是这样的状态,城市建设都毁于战争之中。我回到日本后觉得对于这样的城市,如果能在屋顶上种植绿化的话应该是很有帮助的。于是我向大阪市政府提出了我的想法,当时政府的官员对于我这样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想法是不太重视的,我的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但是我觉得,公共建筑需要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虽然第一个提案失败了,我还是不灰心又做了一个提案,在建筑物上面做一些公共的美术馆,还有一些屋顶绿化,把一些文化设施也放在屋顶上面,结果还是一样,官员们觉得“你这个年轻人怎么回事啊,不需要你这样的提案”。我现在回头看觉得,如果当时他们采纳了我的提议,那么大阪现在应该是个更好的城市了。后来我又把目光转向了大阪的中之岛,岛上都是公园,我提案在公园地下做一些公众的文化设施,还是一样被拒绝了。当时手上没有工作项目,所以我不想放弃提案也不气馁。好的城市建筑规划,应该是政府、市民和建筑师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继续提案,在大阪市一个百年历史建筑的内部,建造一个现代简洁的蛋形结构,在这样一个有历史感的建筑中插入现代化的东西,仿佛爷爷抱着孙子这样的感觉,当然,这样的提案也还是被拒绝了。即使如此,我依然觉得好的建筑是社会各方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想法,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慢慢实现了。

纽约是一个人工与自然结合得非常好的一个城市。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都是空间尺度非常大的地方,也希望能有更多好的建筑出现。首先对城市来讲,既有的东西不好好去做我觉得是不行的。就像在苏州有很多的水路一样,纽约也有一条废弃的铁道,在1990年废弃的铁道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公园。在巴黎卢浮宫的改造中,贝聿铭先生嵌入了金字塔结构,对于城市而言,如何让它现有的东西焕发新的容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在巴黎也有这样的例子,巴士底的废弃公路上,现在改造成了公园(BatilleViaduct)。同样苏州有很多的水路,如何让这些水路焕发新的活力,在老的文脉当中,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对于苏州的城市开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的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30日正式开幕了。当初接到项目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的创新的设计,同时心里也暗自担心,这种在方形空间中插入圆形通道的建筑形态会不被认可,施工上也是非常有难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业主一次性就通过了,在初次视察工地的时候我提到剧院边上有个水池会更好,第二年来的时候水池就已经成型了。这种给予建筑师的自由度,以及执行的效率,在日本或者许多别的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

我在苏州的第一个项目——位于姑苏裕沁庭的“希望之墙”预计将于两年内建成,这是一个长150米高10米的绿色植被墙,墙体上融合了很多苏州古典园林中圆形三角形“花窗”的元素。这个项目也是我向积水住宅主动提案的,很高兴他们能接受。希望这个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设计能成为让人激动、抓住人心的作品。日本的建筑总体给人感觉是纤细的,与自然有巧妙融合,而中国的建筑给人更多的是粗放的感觉,很大气,但是在节约能源方面还有待于提升的地方。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