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得好好感谢人民网,感谢强国博客,是人民网和强国博客,让我在丰硕的金秋认识了艺术成果丰硕的著名水墨画
金秋常被人视为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往往用来形容人常有一种凄凉之感,可我这里用来形
在这幅带有诗情画意般的绘画作品,充分利用疏影横斜、新姿挺拔、穿插有致、相应成趣的布局,把梅的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以及绘画与书法的高度统一视为灵魂,寓意着中国人民的铁骨梅魂!过去人们画梅花,一般都是强调梅花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而李德哲画笔下的梅花却给人一种铁骨冷艳之美。尤其是梅花枝杆那骨节,画家刻意用了空白明亮的对比手法,让梅花树干苍老骨节透视出一种夺夺逼人的傲骨气节。
看李德哲的梅花图,给人最大感受是骨气冲天。这种骨气远远胜过了那像火一般燃烧的梅花,画梅而不局限于梅,画家就是以画达意,用浓墨重彩表达出的,正是画家内心那种源于军人世家血脉传承的硬朗豪气,加之有着北京大学后天教育的良好背景,生活经历赋予他的是深厚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骨气洞达,神采飞扬”的独特艺术风格。我想这就是画家要表达给我们的真正艺术无法魅力之所在。
李德哲的作品题材广泛,仅就其笔下的花草树木,山山水水,不管是那南国芭蕉,还是北国苍松;不管是芘杷果儿黄,还是红梅花儿红,都无一不流露出一种浓浓的诱人魅力,那就是熟悉而亲切的浪漫和谐。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人们表达出一种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画风的形成与他心胸广达,善于交往是分不开,他与行里行外的人士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友好,尤其是与著名画家们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来往,甚至有些本身就是与各名家携手共同完成的地造天合的碧玉之作。如,这幅李德哲与冯大中合作的《松风高士图》,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种动人心弦的超脱世俗的美丽。
我知道,只所以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人见人爱不容易,一个人的美术作品要做到人见人爱就更难。而李德哲却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画家。只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以他的扎实的功底,多彩的画面征服了我们,让我们不得不伸出自己的大母指发出一声声赞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德哲自己给自己写出的目标。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欣喜地看到他始终将自己的作品贴近人民,并且十分注重从人民群众生活源泉中寻找艺术灵感。
在此,我们衷心祝愿
(责任编辑: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