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书法藏品误区:有个性不一定就是好作品

书法藏品误区:有个性不一定就是好作品

2014-12-15 09:47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明书重镇在“吴门”

  讲座一开始,朱万章就将明清书法按年代和时期分为六个部分,认为明代早期书法家沿袭了宋元时期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宋克的章草书,还有一位是广东著名书法家陈献章。他既擅长用毛笔,也擅长用茅龙笔(用特别的杂草做成笔)。“明代早期的总体特点是比较古拙,当时很多官员的书法为馆阁体,字非常工整,需要深厚的功底和文化修养,可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少。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于谦的字就非常工整,他的特点是希望把自己的头衔都写进去,就像现在的名片。”明代中期的书法成就主要集中在吴门地区,以王世贞为代表,而苏州是明代中期书法的重镇。

  文化兴盛看岭南

  “中国历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动乱的时候越是文化兴盛的时候。明末清初就产生了大量的书法家和画家,尤其是广东地区,出现了岭南画家、岭南文学家。”

  谈到这个时期,就不得不提到岭南地区。朱万章表示,梁佩兰传下来的作品很多,《行书七言联》代表了广东书法的最高成就。吴荣光则是当年广东的一个书画大家,和他齐名的还有伊秉绶。朱万章介绍称,伊秉绶虽然出身福建,但很多作品都是在广东地区书写的,对广东书法影响非常大。“伊秉绶的书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瘦,他和刘墉的书法是相反的,所以他有一句话是书法讲究‘瘦’和‘硬’。”

  鉴定小窍门

  朱万章介绍:“晚清时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很多人喜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谓合并在一起,比如这个‘仁兄宗大人’鉴定时便可看做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朱万章建议,收藏者熟读名人的书法作品,了解其字形、习惯、气韵外,还要了解其生平、所处背景,以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另外,还要把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结合起来,最后要运用其他辅助依据,如印章、款识、跋等进行鉴定。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