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艺术家若没有足够的钱入驻艺术区的独栋别墅,运营的房产公司会出面把周边农民的房子买下来,改建成为蓝顶青年艺术村出租给尚在起步阶段没有更好的经济收入的青年艺术家,周边的楼盘,也被出租给了四面八方来此聚集的艺术家,逐渐形成了大型的艺术村的群落效应。蓝顶对于入驻此地的人也有一个艺术从业者的职业要求。比如,青年艺术家郝明明一年半前才从日本回到成都,她的工作室位于蓝顶二期45幢2号,带着显著的清淡的日本装修风格,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自己的入驻就经过了蓝顶艺术区的审批。
渐渐地,蓝顶聚集了五六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虽然与聚集了上万个艺术家的北京宋庄的“江湖”大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困扰北京宋庄艺术区许多不得解决的复杂的房屋产权问题却从来没有成为蓝顶艺术区的问题。蓝顶美术馆馆长金延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成都,文化部门和规划部门比较配合,他们觉得让这些艺术家在这边扎根,要创造一个条件。“艺术家自己盖起了房子,政府部门会帮我们把手续补齐协调,没有拆台的。”
三五十年后的城市文化高地
蓝顶美术馆投资人、理事长章智勇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蓝顶艺术区的土地使用方式,是“用集体建设用地解决艺术家的产权问题”。我国有国有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种形式,集体建设用地里面又有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耕地是无法突破的限制,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是可以拿出来进行建设和开发的。直接拿出来开发不行,要拿出来把性质变成国有地。城乡统筹的试点让成渝地区的土地使用更为灵活,农民土地的资源转让基本还是自愿的,还能因为艺术家带来的生活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城乡建设统一起来与创意产业统一起来,这样便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在于引导和服务,而不是直接插手。一定要是一个懂这个行道的,自己向自己负责的运营商。不能违背艺术的生长性,否则发展看起来很快,实际上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