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一些地方为了市场形象和经济利益,着急地将地摊升格为市场,效果实在不佳。比如,离平遥古城的不远处的千年古镇张兰就以古玩集市闻名,人气最旺的时候,就是每年两次地摊交易会的时候。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几天当地店铺的商家也会兵分多路,加入到摆地摊的大军中。与热闹的地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新建的古玩城却显得人气不足。
有人就会反驳说,地摊充斥着赝品有什么好的。本质上看,收藏市场与房地长市场一样,也充斥着泡沫。看似高雅的收藏背后,不少人也会随波逐流,常常被市场流行文化左右,真正以兴趣为导向的收藏文化,远没有发育成熟。正如,现在的大超市和饭店多了,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喜欢逛地摊,喝着扎啤吃烤串。与其说是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不如说是地摊文化的魅力更有亲和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古玩市场的地摊与店铺,并不是处于同质化的竞争,而是互补关系。
当然,报国寺升级改造,绝不是古玩地摊文化的终结,这一点藏家无需悲观。但从长远来看,地摊文化的日渐式微。古玩市场的规律表明,但凡不允许摆地摊的古玩市场,基本上冷冷清清。每周的地摊市场,表面上看起来乱哄哄,实则是拉动古玩市场人气的最好选择。如此,各地的古玩市场,且慢!还是先别忙着转型,留住老主顾才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不妨做好服务,才能添人气,也是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