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清代宫廷的精美玩物 (组图)

清代宫廷的精美玩物 (组图)

2015-02-05 11:51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清乾隆 金累丝镶宝石葫芦形香囊

此香囊为带盖葫芦形,中部束腰,分为上下一大一小两圆腹。整体造型饱满圆润,线条流畅。葫芦因其蔓长籽多,古人多以它寓意子孙满堂、世代绵延,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香囊采用金累丝工艺,上部祥云开光内镶嵌宝石,下部四朵祥云纹围绕一宝石,四周镶嵌四颗浑圆珍珠,香囊顶部和底部更有两颗浑圆红珊瑚珠,珠圆玉润。通身满饰纹饰,金色纯粹而炫丽,流露出皇家的富贵之气;镶嵌宝石装饰,与金累丝的器表搭配相得彰宜,光照之下熠熠生辉,闪耀出夺目的光彩。累丝工艺又称“细金工艺”、“花丝工艺”,源自北方,历史悠久,是将金或银加工成丝,再通过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制作金银首饰。其工艺之繁复,做工之精细,非一般制作方法所能比拟。远自唐宋期间,累丝工艺早已应用在当时妇女发饰上。至元代期间,更有专门累丝工匠专业生产,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因其工艺相当繁琐,故当时多作为小件首饰上的装饰技法之一使用。

清代金器制造工艺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金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器型增多,图案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到了中期之后此类作品逐渐减少,工艺也远较雍乾时期劣之。此香囊累丝细腻,宝光眩目,金碧辉煌,做工精美,用料考究,充分反映了清代鼎盛时期累丝镶嵌工艺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水平,为十分少见的艺术珍品。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