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翡翠十八子手串
手串以十八颗翡翠制作而成,翠质晶莹透彻,色泽华美,之间以两颗粉红碧玺隔成两段,粉红色碧玺佛头佛塔,娇艳耀目。另有米粒珍珠,聚列成结。下方以浅色绦带系金刚杵,下系一精致小巧的椭圆形粉红碧玺,又以粉红碧玺为两坠角,工艺细致,琢制精心。
此手串不仅翠材极为珍贵,设计也颇为精奇,金属之光,翠石之泽,相映成趣,是为点睛之笔,蕙质匠心,令人拍案叫绝。 组成手串的十八颗念珠指的是佛教“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分别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佩带于衣服上、挽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由十八颗珠子组成,故而得名。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此种手串也称为“数珠”,是佛教信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记数的工具,持不同材料的数珠诵经,所获功德径相不同。在汉化佛教中,随着净土宗和密宗的兴盛,数珠开始大量流行,演变为汉化佛教七众的重要随身具,并成为念佛信佛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