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定名错误,即产品的实际材质与标识信息不符,通常体现在用一种廉价珠宝玉石冒充与其外观相似的高档珠宝玉石,或用合成材质冒充天然材质等。例如,有些商家将石榴石标称为天然红宝石;用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石冒充天然锆石;用合成的祖母绿石冒充天然祖母绿石;用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用玻璃冒充天然玛瑙。
消费者赵女士就曾深受其害,她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中花4500元购买了一件号称是天然红宝石的吊坠,然而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懂行的朋友告诉她,这个吊坠并非天然红宝石。她随即将该吊坠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吊坠为石榴石。而当赵女士找到商家要求退货时,对方却以检测结果不可信为由,拒绝退货。
以次充好
在当下的珠宝界,人们为了让珠宝玉石达到至善至美的效果,“创造”出了许多弥补其天然缺陷的手段,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都应在证书中标注“处理”字样,或是标注出处理的方法。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并未按此规定进行标注,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消费者刘女士去年国庆节出游时,在某旅游景点购买了一只翡翠镯子。“当时,商家告诉我这个镯子属于A货(纯天然翡翠)。但回来后,一位懂行的朋友告诉我,这个镯子经过了染色、漂白、充填处理,属于C货(给没有颜色的翡翠人工染上颜色)。”刘女士说,由于购买该镯子的景点离自己居住的城市较远,既不方便前往退货,也找不到商家的任何信息,只好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