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佐·皮亚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杨一 图
无论是面对城市或乡村,现代或传统,无论是设计美术馆抑或摩天楼,机场或医疗站,皮亚诺都会针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创作,没有规则,没有界限,你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个作品会是什么。
在1998年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时,皮亚诺说:“我属于这样一代人,他们在生命中不断尝试来探索不同领域,忽视规则的界限,他们给规则洗牌,敢于冒险和犯错。”
艺术评论:您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我们知道意大利有很多古城、古迹。在保护古代建筑的同时,如何维持其活力?
皮亚诺:这个问题是关于维护保存古城的。人类有源源不断的精力,让我们不断发展。有一段时期,人们不怎么关注保护问题。我认为,在中国也面临同 样问题。我想,要解决古城的更新问题,全世界不可能拥有同样的模式。这是我们来的地方,这是我们自我认同的出处。中国和欧洲很像,拥有很悠久的传统,但是 同样有很多事情等待着人们去做。尊重过去留下的传统,才能为未来设计出更好的建筑。这是一个经典的问题,身为建筑师,总是需要在记忆和创新、尊重和超越之 间去创造。
皮亚诺:蓬皮杜艺术中心是您的成名作,能谈谈当时您的设计理念吗?
皮亚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我还是年轻人,只有33岁。我的朋友理查德·罗杰斯也不过36岁。我们当时是两个坏男孩。我们希望在巴黎市 中心放置一座反体制的建筑物。当时的巴黎充斥着特别体制化的建筑,特别齐整、严谨、严肃,给人震慑的力量。但我们期望创作一个建筑物,它让人们感到惊讶, 感到好奇。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背后有一个理念:文化中心不应该是只为精英服务的,同样应为大众服务,文化场馆应当是和人亲近的。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灵活、开 放的空间。如果你了解当时的时代精神,那是1971年,离巴黎五月风暴仅过了3年。作为两个年轻人,我们当然也被时代精神所感染。蓬皮杜艺术中心就像一个 灵活的、多功能的机器,时至今日,依然运行良好。
艺术评论:您对今日博物馆的兴建热潮有何看法?
皮亚诺:我喜欢造博物馆,它们是具有魔力的地方。在里面,你可以保存艺术,感受艺术,每一件物体都可以经历时间考验。在博物馆空间里,仿佛有一 张无形的网,人们可以感同身受。今日博物馆所获得的成功从某些角度来讲是危险的。例如,博物馆的人流量过大。你知道,享受艺术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因 此,博物馆应该是一个静谧的地方。
艺术评论:您建设过一些摩天楼,例如新建成的伦敦碎片大楼是欧盟地区最高的建筑。在中国,人们也喜欢建设摩天楼,您有何建议?
皮亚诺:我确实建过一些高层建筑,但并不多。我不认为应该在所有地方都建高楼。这并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有时候,它确实是一种解决 方式。关于碎片大楼,肯·利文斯通(当时的伦敦市长)希望在公共交通枢纽地区(碎片大楼位于伦敦塔桥火车站旁)建立这种高密度建筑,但不希望增加交通负 担。因此,我们仅设置了48个私人停车位,鼓励人们利用公共交通。这座建筑就像是一个垂直城市,底部有公共交通,然后还有商业空间,但不是太多,办公室、 餐馆、酒店,有公共场所、生活空间、观景廊。这座建筑非常易于访问,因此它会被城市所喜爱。通过加强土地的利用率,让城市的密度得到增加,这种城市的发展 方式是可持续的。通过这座建筑物,你可以创造一种密集的混合式生活,一天24小时开放。很多高楼显得特别高傲、神秘而自私,它们会在下午6点关闭,与城市 隔离开来。但这座建筑,它增加了城市的密度,丰富了城市的肌理。当然,摩天楼在一些大都市或许是解决之道,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