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史金淞作品“我的馆!”
独立、怒吼和表态:因事而变的艺术家们和作品
不久前,参展艺术家史金淞就肯尼亚政府宣布与肯尼亚馆脱离关系一事,发表了名为《共同的“泡澡”到独立的“起义”》的专栏文章,文章中提到: “我们因此而谈到了非洲大陆左腰的那个瞬间消失的“半个黄太阳”,还有更多以崇高的理由而被剿杀的个体和族群…我想只有个人独立的觉醒才可能逐渐消除对权 力的仰望,才不至于在对集体权力迷信之中殇失自我,进而伤害他人和自己。”指出不管展览最终以何种形式和名义存在,独立的表达态度始终应该是艺术家坚守的 立场。
此次“创造身份展”中,他按既定计划带来了作品《“淞艺博第八站-“我的馆 !”》,70多个大小不一的透明球呈现在展馆正门口,铺满了草坪, 每个球内有装有一件来自不同作者的艺术作品,印证了“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的理念,这件作品的完整版很快将在台北当代美术馆展出。
双飞艺术中心在“肯尼亚馆事件”之后,创作了一系列影像作品《威尼斯的泪》。影像的图像就来自中国的流行歌曲《威尼斯的泪》,而声音则是双飞艺 术中心戏谑的“悲愤嘶吼”。开幕现场,双飞成员崔绍翰还将一打一打双飞的名片愤怒地摔在地上,作为现场的行为表演。“其实我们想表达的是我们对整件事的态 度,无论展览如何变化,作为艺术家都有自己想表达的内涵和表达的手段”崔绍翰说。秦风、李占阳、蓝正辉等其他的参展艺术家带来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虽然与 肯尼亚馆事件没有直接关联,但蕴含在作品中的对人性独立的诉求却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