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奇巧之子冈款玉簪
明代后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出现了两个制玉中心,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南方则以苏州为制玉中心,其中以子刚款玉器作品最为著名。[1]子刚款玉器的盛行源于当时的制玉高手陆子刚,在玉器上署作者姓名的,甚为罕见,陆子刚可谓开此先河。
陆子刚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活动于苏州一带著名的琢玉工匠,制玉技艺高超,玉雕作品不同一般,被誉为“吴中绝技”。《苏州府志》称:“陆子刚,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他制作的玉器承宋元遗风,有仿古之意,其造型规整,设计精巧,琢磨工细,线条流畅,具有飘逸之感。陆子刚的玉器作品都有刻款,以篆书和隶书为主,刻款部位十分讲究和隐蔽,多在器底、器背、把下、盖里等不明显的地方。就目前已知材料,其刻款有“子冈”、“子刚”、“子刚制”三种。
明代收藏鉴赏之风盛行,陆子刚所制的玉器精美绝伦,成为了当时人们追逐和收藏的对象。明人王世贞所著《觚不觚录》曰:“今吾吴中陆子刚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银,赵良璧之制锡,马增力之治扇,周治之治嵌,及歙吕爱山之治银,王晓曦之治玛瑙,蒋抱之治铜,皆比常价再倍,而其人有至与缙绅坐者。”文中将陆子刚制玉放在众多精工之首,可见子刚玉在当时已经有较高的价位了。
子刚款的玉器大多是传世品,以故宫博物院的收藏最多,其次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以及台湾等地均有收藏。出土的子刚款玉器比较少见,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仿古玉樽,1962年出土于北京小西天黑舍里氏墓,高10.5、口径6.8厘米,是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带“子刚”款的玉器。玉质青白色,器呈筒状,平底,侧面有鋬,三兽首足,圆帽式盖,盖顶三兽纽,环形鋬手上雕一大象,鋬内有剔地阳文篆书“子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