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由政字款青花斗彩缠枝莲看新中国官窑瓷(组图)

由政字款青花斗彩缠枝莲看新中国官窑瓷(组图)

2015-06-01 17:2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古彩花卉大圆盘 

古彩花卉大圆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宴餐具问题对于新的国家领导层来说是一个最急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以西餐为主的官方庆典中,主要应用各式各样设计的酒店餐具。而如果是中餐,则遵照清代宫廷的餐具风格。这两种方式都不是代表这个新生国家的理想选择。据称,1952年郭沫若曾经评论说,袁世凯在1916年没做几天的皇帝,但还是设法确立了洪宪统治时期的瓷器形制。不论虚构与否,这个评价传播开来,并且有可能刺激了领导层,使得其下令设计新的国宴瓷(即建国瓷)。

建国瓷的设计是个系统工程。周恩来总理要求轻工业部负责实施。黄炎培在轻工业部组建了“建国瓷制作委员会”来监管这个项目。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正在为新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工作的作家沈从文、中央美术学院张仃教授和陶瓷系的祝大年教授等。“建国瓷”的设计任务,由文化部下达到中央美术学院,具体工作由实用美术系陶瓷科师生完成,主要设计任务是国宴用的中、西餐具。

在“建国瓷”的设计之初,设计委员会就提出要体现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风格。造型以保留在原北京东华门萃华楼饭庄的清宫廷慈禧用“万寿无疆”中餐具为蓝本。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按新中国宴请形式,以实用为标准。在汇集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后,几经审稿、易稿,周恩来总理最终选定了祝大年先生设计的传统青白瓷斗彩缠枝莲纹中餐具和青花海棠纹西餐具各一套。当时瓷器的装饰均由手工绘制。为保证装饰设计样稿的清晰、标准,从前门国画生产合作社请来了著名工笔画家陈大章、门永华、翁振庆等先生描图、画样。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建国瓷”得到了国家及社会许多知名人士的关注。文化部从故宫博物院调来多件康、雍、乾时期的陶瓷实物,以供参考。此批文物后留在实用美术系,成为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藏品。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都参与了“建国瓷”的设计与指导工作,如:庞、雷圭元、徐振鹏、祝大年、高庄、郑可、郑乃衡、梅健鹰等等。为确保成瓷与设计样稿的一致性,时为陶瓷科主任的祝大年与高庄、郑可、梅健鹰带学生4人,进修生1人在1952年暑期来到景德镇开始试制工作。

1952年2月23日, 当时还在清华大学管建系执教的高庄教授, 收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专门写给他和莫宗江,王逊三人的信件,他在信中对建国瓷的设计制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热情。来信说:“倘能请到高庄先生来主持中央美院陶瓷科,我想在三年内可以陆续完成现有之理想⋯ 我们试制(创作) 新中国瓷,可由国家定制,尤要在民间普遍烧制。”由此可见,身为艺术教育家的徐悲鸿不仅为中国画的传承付诸全身心, 更为本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所担负的“ 建国瓷”的设计重任, 梦萦情牵, 可谓用心良苦。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