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文化中,凤凰更广泛的意义,是作为图腾崇拜的延伸,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且代表着最高艺术境界。中华五帝之祖黄帝,战败蚩尤,统一华夏即位称帝之后,就想望凤凰到来。黄帝的仁德之风召来了凤凰。这神鸟自天而降,“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韩诗外传》)。这就是一个祥和盛世之景。《尚书·益稷》中有“《萧韶》九成,凤皇来仪”之说。它描述的是在大禹治水的庆功盛典上,夔龙主持音乐会,而音乐会的最后高潮则是凤皇莅临。凤皇不仅是这出音乐盛典的最后出场者,而且使之十全十美的最后完成者。“凤皇”是“凤凰”原本的记法。作为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凤凰就是司乐的神鸟。“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吕氏春秋·古乐篇》)
古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的阿波罗崇拜很相似—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音乐与诸多技艺之神。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凤凰(Phoenix),它脱胎于古埃及的太阳神鸟(Bennu)的传说。希腊神话中的凤凰俗称不死鸟,它如太阳昼出夜没一样,通过自焚和新生,循环进行着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游戏。中国的凤凰,似乎没有生死问题,只有来去状态—可以说凤凰是超生死的存在,准确地讲就是一种被神灵化的高洁灵妙的气象或风仪。
在庄子的笔下,凤凰(鹓刍鸟)是一个气质高洁、决然不与俗浊沾染的形象,即所谓“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庄子此说,是在他与惠施的论争中,借凤凰自喻性气高洁,鄙弃惠施之徒汲汲以求的世俗名利。通过庄子,凤凰被人性化了,纯然以持节高尚、性灵超绝的风仪动人。《韩诗外传》称赞凤凰“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很可能是受到《庄子》的影响。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将“有凤来仪”四字题与“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宝玉口称“颂圣”,实则是借用凤凰传说之典,表达他对潇湘馆女主人林黛玉的至高无上的赞美。在宝玉的心目中,除了风仪天下的凤凰,还有什么可用以比配他“没身不去”的林妹妹呢?当然,这个凤凰,必须是经过庄子人性化了的凤凰。
《诗经·卷阿》描述周成王出游,其中一段专门描写凤凰的风仪:“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菶菶萋萋,形容梧桐枝挺叶茂的景象;雍雍喈喈,形容凤凰鸣声和谐悦耳。在高冈之上,梧桐树朝阳而生,百鸟之王凤凰栖于梧桐高枝,逸然鸣唱,天高地迥,气贯苍穹。这是一幅超然出世而又生机盎然的图景,是阳光与音乐、大美与永生、生性高洁与本质纯朴的精华荟萃。这不正是《汉凤凰》展示于我们的景象吗?这个景象是后世千百年中国绘画笔精墨妙、气韵生动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