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

2015-06-05 10:0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烧制难,传世少,上涨是必然

在过往接受信息时报采访时,楼钢已经强调过宋瓷价值将越来越得到藏家的注意,所以此次采访主要集中于“清三代”单色釉的市场态势。

楼钢告诉记者,在2006~2008年前后,单色釉的价格并没有得到市场重视,当时一件40多厘米的乾隆天青釉葫芦瓶成交价也才大几十万,与同期彩瓷相比,是非常便宜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色釉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被人们认知。他举例说,“我曾在1998年买到过一件乾隆祭红大碗,篆书底款‘大清乾隆年制’。价格才几千元,现在这种出现在拍卖场上就要几十万了,所以实际上单色釉的价格一直在涨,只是涨幅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

为什么明清两代的单色釉器价格看好呢?楼钢举出了三个原因。

首先是明清两代民窑很少烧制单色釉器,主要集中于官窑器,而且官窑单色釉器用途集中于礼器、祭器,当时生产的数量就不大,到如今的传世量相对其他瓷器来说就显得更少,这是单色釉器价格走高的前提。

其次,宋元瓷器市场的优秀表现促使明清单色釉器市场上升。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近两三年中,单色釉的价格涨幅非常可喜,这种上涨不仅局限于明清官窑器,更体现于宋代瓷器破亿精品对市场的引领。我们知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皇极力推崇、大量仿烧宋元瓷器,康熙派遣督窑官负责模仿与创新仿宋瓷,雍正更是亲自过问颜色、图样与器形。在时代最高工艺水平代表的努力下,清三代的单色釉器烧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并以雍正时期的单色釉最具价值。由于这一时期的单色釉精品与宋元单色釉的文脉相承关系,所以宋元汝窑、官窑、定窑、钧窑等名窑精品的优秀市场表现也反过来进一步促使明清单色釉价格上升,两者相辅相成。

第三个因素是楼钢曾多次强调的,随着买家团队的文化素质上升,就会逐渐脱离对鲜艳靓丽的表象满足,而更加理解瓷器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更容易被单色釉的温润之美触动心灵。

“所以我觉得单色釉上升的趋势是必然,只是看它到来的是早是晚。作为收藏家应该是走在时代的前边,如果价格已经涨上去了你才跟进,就不划算了。”楼钢在所著的《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中专门谈到了当看准了某一品种的艺术市场就要“进入在先、撤出在后”,他说:“在它没有涨价之前你已经预测到它的未来会好,比别人先进入;等它的价格涨上来了之后你不要急着套现撤出,用时间换取更大的价格空间,这才是艺术市场投资的正确态度。”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