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

2015-06-05 10:0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广东蓝釉黑釉价格偏低可捡漏

康熙郎窑红、雍正柠檬黄、乾隆胭脂水当然是单色釉拍场上的宝贝,其他颜色又怎么样呢?在藏家中不乏各种小道消息。有人说,红釉颜色漂亮所以肯定应该贵过蓝釉;也有人说,蓝釉在古代祭祀中是祭天的所以应该更贵重;还有人看到上周拍出的那件“茶叶末”之后觉得颜色不亮丽,不像是皇家用的……这些观点对吗?

楼钢告诉我,颜色釉的烧制难度,是其价格的重要组成因素。例如红釉,分铁红釉和铜红釉,铜这种金属元素比较活跃,更容易在窑内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变化,烧制时对温度、气氛更加敏感,外界很小的变化就会在成色上产生视觉差距。因为这种不稳定,所以成品率比较低,一窑烧成之前谁也不知道能成功几件,因此过去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成品率的偏低自然就造成了产品价值的升高,道理很简单,烧制1000件只有100件合格的话,最终这100件产品就要摊平1000件的成本,而且这100件流传到后世的肯定比1000件要少。所以铜红釉价格一直比较高,这是主要因素。

再说蓝釉,因为主要是钴料,化学性质稳定,成色表现也比较稳定,没有太多的废品率,成本稳定也就导致它的价格相对稳定。这与用来祭天还是祭地关系不大,而更多的受到生产方式的制约。

可是,艺术品的价值还受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制约,而价格的变化也受藏家心态的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内蓝釉在广东价格偏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楼钢告诉记者,在他刚刚进入古玩行业的时候,一些广东老藏家不喜欢蓝釉、黑釉,因为他们认为在广东话里,“蓝”谐音为“难”,“黑”的口彩也不妙,这导致与北方或者国际市场相比,有一段时间广东市场对蓝釉与黑釉不怎么接受,价格与外界有相当差距。

“这种心态影响了他们认知藏品的真正价值,当然这对于文化素养够的藏家来说就是一个捡漏的机会,比如在广东蓝色和黑色釉价格偏低的时候看准入手。这就是我所说的,现在市场上都是行家,想从真伪捡漏已经不那么容易,但是从文化价值上捡漏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这五六年来,蓝釉的价格我想是已经上去的了,随着新一代藏家、一些更具文化素养的藏家逐渐进入市场,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再说说上周那件“茶叶末”,这种釉色也有人叫做“鳝鱼黄”,也是祭器的一种,数量不多,烧制困难,釉面是特殊配方,含有许多稀有元素才会呈现出这种独特的色泽。由于烧制困难,所以历来出现在拍场上的“茶叶末”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窑病,所以给大家的感觉就不够完美,其实一件品相优秀的“茶叶末”价值是很高的。有些藏家觉得官窑中少见这种釉色,其实它的历史悠久,宋代北方一些窑口以及南方的建窑都有类似的颜色出现,之前我们说到明清时期大量仿烧宋瓷,所以这段时间出现大量“茶叶末”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