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我们的先人,当然是十分的尊重并期望,能够拥有“蝉神仙”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品性,这种上天入地的奇妙功夫的。不然,雕琢个“羽化成仙”蝉就没有意义了。顺理成章的,必定也是由于蝉身上拥有的这种种的不同寻常的寓意,所以,未亡人为已亡人雕制唅蝉,而且人世间千人万人的佩着蝉,必然就成了一种时尚。
我很早便收藏着一只新石器时期的俏雕玛瑙蝉(图6),黄褐色相间,缠丝恰恰便在翅膀上,俏色利用得很是奇绝,真乃天工巧作。尤其是其造型,着实可以说分外古奥奇诡,而且通体莹莹的酥润温明,熟滑得你真不忍稍稍着力去捏捉它一下,确实是人见人怜爱。
之所以说它古奥奇诡,是其造型奇妙独特的原故。双眼如蛙眼,头两侧两个半圈恰似蛙之前肢,又像是蝉之前肢。而其颈如龟颈,其背如龟背,翅却又有些像是鸟翅了……既像幼虫又像成虫,竟然又有些四不像的味道。先人们制造它的时候,如何竟将蝉幻化成这等既像幼虫又像成虫的模样,或者说,将它的前半生与后半生迭合在了一身,就更加的让人匪夷所思了。
那日,市博物馆的李历松先生来寒舍作客,将它把玩了许久,他大感这只俏雕玛瑙蝉古朴得令人惊诧,想我转让给他,要我开个口说个价。我哪里舍得呢,只好驳了他的面子。移动公司的方喜中先生有多年的收藏经验,前年8月的一天晚上,竟然坐在我的客厅磨嘴皮磨到夜半,请我6800元钱转让给他,我亦始终没有点头。又后来,衡阳一位叫我“老师”多年的收藏爱好者缠着要我割爱,我仍未应允。大凡来家里观赏我那几件玉器的,没有不爱上俏雕玛瑙蝉的。
“石之美者曰玉”,《说文解字》说得好极了,玛瑙蝉自然也叫玉蝉的,远古更是如此。而汉代的“八刀”难觅芳踪,春秋战国的岂不尤为难得?明清时期的玉雕蝉倒是相对多些,造型也丰富许多,但真正到代的,一定“就是那个遥远的时代的”东西,并非后人之作,古玩集市上却只能是偶尔谋面而已。
小小的蝉,真是极致的巧颜巧色了,金、银、珐琅、玉、犀角、象牙等等,几乎无所不用。而且人们想要它做什么它便要做什么,它们虽然仍然在神仙国里,只是,要想保住“居高饮清”的圣洁和自在,怕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