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清晚期各年代青花瓷鉴藏知识

清晚期各年代青花瓷鉴藏知识

2015-06-11 14:1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光绪(1875——1908年)

光绪年间,青花瓷生产稍有复苏,呈现“回光返照”之状。光绪青料使用浙料,同时可能也用珠明料。民窑则用洋蓝或石子青。光绪晚期,中外古陶瓷爱好者剧增,古瓷珍贵稀少,因而市面上仿古器随之大量涌现,光绪仿康熙、乾隆等历代青花瓷的水平较高,使得青花瓷市场鱼龙混杂,令人不辨真假。

光绪青花发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乾隆则在釉下;光绪仿永乐、宣德笔法,也用点拓法,但“铁斑”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机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见了。光绪青花瓷的造型丰富多彩,纹饰图案丰富,笔致细而拘谨。工艺上,胎质细白坚密,但与清前期的相比明显松软;民窑则更觉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温润,釉色白中微闪青,已趋向现代瓷的纯白色调。瓶颈部两边或饰对称铺首衔环耳。

光绪年款是“大清光绪年制” 六字篆书款和六字楷书款并用。仿明清款主要有 “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康熙年制” “雍正年制”和“乾隆年制”等,以楷书为多,呈四字两行和六字两行排列,或六字三行排列,多无边框。篆书款呈六字两行横式排列,无边框。堂名(其他)款有“兴邑复古窑造”“若深珍藏”“储秀宫制”“长春宫制”“嘉泰松轩”“俭存斋”“聚厚轩”“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四十一癸卯(光绪二十九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图碗)、“乐道堂主人制”款(青花缠枝莲折角高足碗)、“清华珍品”和“江西瓷业公司”等。最早光绪年款是“光绪廿九年世忠堂”铭款,传世品中有“光绪廿九年世忠堂”铭款青花云龙纹筒炉。民窑器有“光绪年制”楷书抹红款。图记款有灵芝、百结和鱼款等。民国赵汝珍认为,“若深珍藏”铭款为官窑款。

宣统(1909——1911年)

宣统一朝,虽仅三年,但其官窑瓷精致规整,具有现代气息,间或生产少量仿清早期青花瓷。既给景德镇明、清官窑瓷器,也给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宣统青料使用国产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青花发色青翠明艳,民窑多用洋蓝。宣统青花瓷少数造型规整,大多胎体厚重,造型笨拙,主要有瓶、罐、炉、杯、碗和盘等。纹饰图案主要有龙、凤、八仙、八宝、八卦、云蝠、云鹤、团花、缠枝莲和“寿”字等。在工艺上,机制的器形更加规整,胎质高度瓷化和釉面玻化,使器物表面火光十足,胎体也较轻薄,颇具现代瓷特征,扣之可闻清越的金属声,但机械制瓷技术尚未对民窑产生影响。

宣统年款主要有“大清宣统年制” 六字楷书青花款,或六字楷书抹红款。仿明清款主要有“大明嘉靖年制”及“康熙年制”等,为楷书款,呈六字三行或四字两行排列,无边框。堂名款主要有“宣统乙酉宜春堂制”“宣统庚戌宜春堂制”“宣统己酉宜春堂制”、“宣统二年继世堂”和“来鹤堂制”等。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