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刻“官”字款 (《马未都说收藏》)
清代官窑仿定始于康熙,雍正乾隆传世较多
虽然明朝曹昭《格古要论》有记载元朝戗金匠彭均定有仿效定瓷的行为,并被当时卖古董者称为“新定器”,同朝谷应泰《博物要览》也认为明代仿定 “不减定人制法,可用乱真。”但可惜的是,这两款产品仅限于文字,并未发现有真品存世,无论是官窑、民窑,都难觅仿定白瓷的踪迹。
李海也认为,“没有见实物的情况下,难以断定是否确实存在,据我了解,目前仿定窑做得最好的时期就是清代乾隆时期,目前故宫博物馆有收藏。”
据了解,清代官窑仿定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后二者传世较多。雍乾两朝多一般只仿釉色和刻花、印花工艺。造型和纹饰仍为本朝风貌。例如雍正时期有印、刻花三牺尊、莲蓬盒等;而乾隆仿定有天鸡瓶、牺耳尊、包袱式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