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统治时期,各省管理盐务的官员称为盐法道,为正四品,掌管各省食盐的生产营运销售诸多事项,其署衙及后花园统称盐道衙门。晚清时期,湖南诗人 黄遵宪和光绪三十年(1904)末班殿试榜眼朱汝珍,都曾担任过湖南盐法道。辛亥革命胜利后,盐道衙门更名为“长沙府盐业总署”,“长沙府盐业总署校正砝 码”即此时铸造的。
“长沙府盐业总署校正砝码”属官权,一面刻十八星旗和五色旗,一面刻“长沙府盐业总署”几个大字,当年,盐业总署用它校正市场混乱的商家砝码。砝码者,亦为秤砣,也即权,“长沙府盐业总署校正砝码”真正代麦了新政府的权威。
从“盐法道”这块招牌到“盐业总署”的另一块招牌的更变,是一挥而就的些些小事,从大清到大汉的变革,却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长沙府盐业总署校正砝码”见证了这个从权到“权”的伟大变革,它是历史的幸运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