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枕头大多僵直
宋代定州窑生产了大量的美人枕,拙朴可爱,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但无论是木枕还是陶枕,其“质坚性凉”会影响睡眠质量,妨碍血脉畅通。古代的枕头大多僵直,不符合人体头颈部位应有的曲线和坡度。今人恐怕不能理解古人何以有高枕无忧之乐。不过,无论是古代的绘画、泥塑,还是木雕、石刻,凡是出现人物的造型,大多是缩颈伛偻屈背的形态,可见古人的创作并非空穴来风,这同古人普遍使用高枕有着因果关系。
枕头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说文》云:“枕,卧为所荐首者也。”《唐书·五行志》载:“韦后姊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这反映了唐代的婚俗与吉祥祈福的愿望。
枕字从木,可见古枕是一段木头。如果木枕头为圆木,那么枕着入睡时易滑落惊醒,这就是古时的“警枕”。东汉末年,蔡邕写有《警枕铭》一文。此外,五代越王钱镠在营中不敢安寝,睡时用一个大铃铛作为“警枕”。北宋司马光用警枕睡觉,惊醒后即读书、写作。
古枕大多形如箱箧,长方而中空,内可储物。据《越绝书·外传枕中》云:“以丹书帛,置于枕中,以为邦宝。”又据汉书《刘向传》载:“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滩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古枕不仅给文人兼作书箱,而且也为富贾收藏金银和侠客存放防身刀剑之用。
至宋代,“枕帏”一词常见于诗词,可见有布质的枕头出现。布枕内可储入芳香干花,自然有美梦相伴。黄庭坚写道:“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枕帏也被称为枕囊,如“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其实,宋代流行卧“枕帏”的风俗始于唐代。将香花缝入布囊中,这也是今人崇尚的药枕。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赞道:“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枕着散发花香的枕帏睡觉,那是很舒服的。
古人的亲人死了,用枕土块来表示悲痛,这样的土块叫作“枕块”。只是《红楼梦》中的“籍草枕块”原是做做样子,说明作者写得深刻:“迎宾送客等事,近亲只有邢大舅相伴未去,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籍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当然,与枕有关的词,最深入人心的就是“一枕黄粱”,其带有规劝人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