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紫砂壶虽受文人喜爱,但也大多当作实用之物,经济价值并不很高,所以传世的老壶大都留有浓重的使用痕迹。这把愙斋壶在家中很长一段时间只 是随便放置,上世纪50年代曾要卖给地安门一个叫宝聚斋的文物商店,当时只给3元钱,嫌太少,没有卖成。1989年,北京已经有了不少个体古玩店铺,古董 也开始成了值钱的东西,这把壶被我拿去打探价钱。我拿着壶先来到东琉璃厂一家叫龙凤斋的个体古玩店,老板姓姚,后来知道是当时古玩行里大名鼎鼎的“姚百 万”。我把壶给他看,他觉得是个不错的东西,却估不出价钱,问我卖价,而我只想了解价值,根本没打算卖,所以故意说个高价,要1000元,而老板说价太 高,一两百元可以考虑。我赶紧出来,又拿到同在一条街的国营文物商店,店内几个年轻工作人员拿着壶左看右看,不知道是谁制作的,找来一本厚厚的工具书查 看,好像是看明白了,问我卖多少钱。我有了前次的经验,不敢报高价,报了个600元,工作人员说这个价收不了,所以壶又被抱了回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的亲属已经可以绕道香港来北京探亲了,带来的手表、戒指、美元让我们开眼和感动,思回报,便想到了这把紫砂壶。记 得是1990年夏天,考虑到出境问题,我拿着壶到朝阳门外的古玩市场打了一个“京文检’的戳,后来听说还需要打火漆,便又来到北京友谊商店,找到一个专给 出境文物验关打火漆的地方。验关的是一个叫孙会元的老者,大约70来岁,人精瘦、个不高,目光炯炯有神,是国内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老先生看过壶后说: “壶不错,属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能打火漆。”送人不成,此后,这把壶就一直留在了家中。
一件器物,当它在一个家庭中历经百年,必然会结下不解的情缘,留下可供回味的故事。这把壶将三个历史人物连接在了一起,百年后,睹物思人,不禁感慨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