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分级描述精确。我们很清楚看到了清晚翡翠审美的变化,俺简而言之的归纳了一下
1、头等大事是要绿,是那种比较浓的绿。而且要绿得干净。绿感不强或者不干净的,不如白翠。
2、白翠虽然不如绿翠,但是脂粉好(也就是颗粒细)的白翠也是相当难得的。
3、绿色和白色分明的为佳。
4、【极其重要的是这里只有种(也就是细腻程度),而无水的论述。水头并非翡翠审美的重要标准】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东西方审美的撞击。翡翠的审美仍然顺着清晚的路子在发展。另一本极著名的玉器古籍《古玩指南》中,赵汝南先生对于此期的审美变化记述极为细致。
1、“在以前之风俗白色者亦可用(注:此与明末云南人的看法不同),有一二处红绿者更佳,纯绿者百无一物焉。”这部分说的该就是上述的清晚时期。赵先生还说得很清楚:“盖系风习如此,非限于财力也。”不差钱,就是喜欢白的,如果满色那就牛大了。
2、“数十年前……翡与翠等重,一物而兼备者更妙。今则只贵翠而不重翡,且有以翡为疵之趋势。”这部分说的大约是清末时期。
3、而到了民国,“近甘年来风习在 ,白地者即不能用为饰物。饰物系装饰之物,可有可无,非必要者,如用白地反不如不用之为愈,故白地翡翠今人绝少用之。即有红绿者亦多将白地去掉。质言之:今日所用翡翠必须完全为翡翠,即颜色不佳可用之,带白地者绝不能用。”仅仅过了20年,白翠已经没有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