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印纽的印章
鉴别关键:看包浆、看印人、看印材
无论是印文还是印饰,只要是出自名家之手,自然更具收藏价值,但市场中,仿名家的赝品也多。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1.察旧气。也就是行话“包浆”。明清 以来的印人(篆刻家),大都喜欢用石材(叶腊石),有年份的印章,都有岁月的痕迹、使用的磨痕,空气氧化,呈现深沉苍润的旧色。因为印材的差异,有的石材 坚实,有的松嫩,同样年代的石材,包浆会有差异。还有就是保存的环境也有影响。这方面要多问行家、多看真品、摸索积累经验;2.看印人。也就是把握印人的 技法规律、风格特点。印章与书画鉴别类似,有时代特征,也就是“气息”。有经验的玩家一看就知道是“老的”,这需要熟悉印人的个性、印文字体、布局、印款 用刀的变化。印饰作品要看题材内容、造型特点、用刀的准确度、力度,以及作品的意境、格调。许多名家在不同的年龄段,创作的风格、习惯会有所变化。就要借 助印谱,同类实物,反复推敲,寻找破绽。一般名家真品看起来就是“神完气足”、“平和淡定”。而刻意模仿的,难免“放不开手脚”、“迟疑局促”;3.看印 材。作伪者用的印材(叶腊石),大都是新材,劣材,往往会快速“做旧”,使之“包浆”显老。常见作伪法有:土里深埋法、油里浸泡法、油里煎煮法、煨炙、上 色、渗液等。
旧时作名人假字画用的印章鉴别最难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也是最难鉴别的是:作名人假字画用的印 章。因为字画市场大,以前没有“现代制版印章”,用的印章都是“高手”按作假字画的人提供的“样式”定仿的。晚清民国时期,字画生意繁荣,有类似印章存 世。扬州曾是字画制伪重地,清代就有“扬州片”、“皮匠刀”之称谓。所以建议爱好者有机会到上海博物馆、杭州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多看看真品。
明清以前的古代印章,通过比较不同时代的印章规格、印纽、印文字法、章法特征,并结合历史文献、考古成果来鉴定的,现在大都在国有博物馆里。民间真品稀、伪品多,因此,不建议作为收藏重点。
方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