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隐含着古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榫卯被称作红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红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实际上早在远古时期,榫卯结构便运用在建筑当中,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将榫卯技术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自然天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技艺,即使在当代,榫卯结构仍被视为红木家具的标志,可谓“无榫卯,不红木”,代表传统工艺中精密、细致、智慧的工艺水平和匠人精神。
延续千年的灵魂技艺
榫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早可追溯到 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原始居民的木房子可以证实,从出土的大量木构件中不难发现,当时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榫卯结构,在之后的发展历史中,榫卯结构也是伴随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榫卯结构最先出现在木建筑体,在如今常见的古建筑上的斗拱,便是使用榫卯结构而成的承重构件,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榫卯也从木建筑到木家具一脉传承下来,成为传统技艺中的经典。
中国古典的木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古代木质家具可以说是木质建筑的缩影,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隐含着古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古典家具部件与部件之间以榫卯结构结合起来,在不同角度的力量下相互抗衡以产生咬合力,从而塑造了家具坚固结实的承重力,而从外观看来整齐匀称,力量含而不露,相生相克,以制为衡;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皮、铁钉等金属物保持其坚固性,又饱含着顺应木材本质而制作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
即使在当代红木家具的制作中,榫卯结构仍然被视作古典家具的灵魂。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宝光曾定义传统家具 为“以榫卯结构为核心”,换言之,如果家具放弃了榫卯,尽管材料是红木,就不再是中国传统家具,而进入“现代家具”的系列。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 司董事长杨波表示,“榫卯”是古典家具创新的“底线”。他认为,中式家具的底线就是榫卯和框架结构,两者决定了家具的寿命以及耐受力,如果掌握不好,将会 影响家具的最基本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