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书画中,近现代书画成交额138.85亿元,占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67.42%,份额较上年提升了6.66个百分点;其次为古 代书画和当代书画,成交额分别为34.36亿元、32.76亿元,占比分别为16.68%、15.90%,均有下降。可以说,中国书画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 场中占市场主体性地位,而近现代书画又在中国书画中占成交总额的67.42%的绝对性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古代书画收藏门槛高,好作品的匮乏,赝品的困扰,让很多有实力的机构买家依然苦于有钱花不出去。“曾经很多拍卖公司都上拍了古代书画,真迹比例非常低,很多东西有疑点甚至就是赝品,缺乏经验的人很容易吃亏。”书画收藏家张成德提醒有投资需求的收藏者,古代书画收藏更加需要理性与鉴赏储备。
明式家具仍处上升通道
今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举行的“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专场中,来自中国的藏家以968.5万美元竞得“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成交价超 最低估价12倍之多,创黄花梨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中国藏家对明式家具的喜爱程度,其将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亮点之一。
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专场,来自香港收藏家叶承耀的收藏。叶承耀是香港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两任主席,1988年开始购藏黄花梨 家具之前,他已经在古书画和陶瓷领域建立了丰厚的收藏品。在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他,在香港同时也是知名的“皮肤科医生”。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收藏黄金年代,叶承耀从“嘉木堂”购置大量成系列明式家具,更得明式家具之父王世襄先生亲临香港鉴赏,并赋赠四绝句诗表扬。
“嘉木堂”是有“黄花梨皇后”之称的香港收藏家伍嘉恩在香港创办的,她不仅仅是众多明清家具顶尖藏者的私人顾问,也是港台地区与欧美很多明清家具拍卖、展览的幕后推手。
在2000年前,明式家具的购藏还是欧美和香港地区藏家主导,内地藏家参与者不多。在欧美人眼中,明式家具符合西方现代极简主义美学审美标准,是中国 文化的人文气息、美学观念、哲学思想的载体。几十年前即有驻华外交官、商人、学者等关注中国古典家具,上世纪70年代,在比利时侣明室等藏家的推动下,中 国古典家具收藏形成一个高峰。王世襄1985年在香港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后,香港藏家对明式黄花梨家具产生极大兴趣,随后开始跟进收藏,叶承耀就是其 中代表性藏家之一。
在2002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曾举办“叶承耀医生(攻玉山房)藏重要中国古典家具”展,展示了叶承耀收藏的68套明式黄花梨精品。2003年秋拍,这68件藏品中的40件拍出了2262万港元,放到今天来看这个价格根本不可能买到这批黄花梨的家具。
有人将安思远与叶承耀这两位顶尖藏家的明式家具收藏进行比较,业内人士觉得很难进行对比。但是安思远生前不希望将要上拍的藏品继续留下来,因而制定了低估价的策略。
明式家具大都为海外藏家所藏,市场上的供应并不多。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相对于清式家具而言,一些藏家认为明式家具取得的成就是最为光芒耀眼的。作家海岩是内地黄花梨明式家具收藏的一位领军人物,几千件藏品收进了他的黄花梨博物馆。
当代艺术泛亚洲化突围
虽然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规模比不了书画、瓷器等传统收藏,但作为当下艺术家们的创作生产生活方式,受社会关注程度和对政策经济环境敏感度却非常高。从2012年前后,一路震荡,一路裂变。
今年秋季的当代艺术怎么拍?拍些什么?仍是摆在拍卖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10月4日举槌的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中,包括艾未未、曾梵 志、张晓刚、草间弥生、郑相和等的重要代表作。10月5日举行的“当代亚洲艺术日场拍卖”,则囊括一系列亚洲抽象艺术,以及年轻艺术家作品。
艾未未的两件重要大型装置作品《永久自行车》和《中国地图》将是夜拍的焦点。据苏富比专家介绍,《中国地图》由被拆的清朝庙宇的铁力木组成,并以古时 的榫卯方式制作成一个中国全境地图。它由原来承载着历史的旧物,演化为以现成品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品,以事物形态的改变,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及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