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好多年,我没有专门在中医、养生的背景下谈论时弊。自荷兰侨领董志林先生在北京再度相会后,掀开了我对中国当前中医、养生、养老、保健乃至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广泛话题,因为我们在中医这条传统学术线上,有着相仿的践行路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董志林于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移民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创办了欧洲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荷兰神州医药中心。与此同时,我则是从军队转业从教,离开了中央保健系统,任教于深圳大学,从而出境遍走了世界各地,将自己的中医学术归纳到人体工程学的系统之中,与西方医学做了大量的比对和论证。
学术背景和学术路径的相同,让我们对当前中医的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且心领神会。在过去的日子里,董志林先生与我一样,从来没有怀疑过西方医学的先进和科学,只不过我们更敬重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所以对社会上各种打着中医旗号的休闲养生会所、美容减肥机构和“山寨老中医”痛恨厌恶。
以针灸为例,中医针灸的讲究手法,是需要经过长期锻炼的,不同的针法有着不同的收效,这和中国武术一样,需要用到意念和针外之力,娴熟的技巧和力度才能带来神奇的功效。无论从手法、扎针深度、角度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说写最最简单的,利用指腕力,垂直快速刺入,疾出疾入。三指持针,将针刺入,然后拇、食二指捏持,向前、向后在原处来回捻转,讲究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一致,每分钟捻转150-200次,以及迅速刺入皮肤,先刺入浅层,然后进行“多进少退”、只用拇、食二指捏针上下提插,但要做到针体垂直,同一针孔,同一方向,提插的深度距离相同,指力相等。遗憾的是,连我所讲的这些简单针法都不懂的“山寨中医”们,尽然使出数量取胜的邪招,给病人身上扎满,多达几十针,甚至提出了“减肥金针,扎得越多效果越好”的口号,因为针数决定了收费,为了钱,胆就肥。看传统中医,往往只是几针,现在人不同,被利益所趋,再多的针也敢扎。根本就不管针是否扎在穴位上,只要有扎针的地方,全部都扎,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中医规范。
有一个朋友,在太阳穴拔了二个大火罐,抽了很多的血,然后还要扎七针,叫七朵梅花针,拔火罐拔出来的血都是黑的。这在我眼里,那里是在治病?简直是在谋杀!在这么敏感的区位拔罐,连中医的老祖宗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都不曾用过的手法,现在尽然当成儿戏,夸张的说黑色的血是毒血,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因为血的凝固性,拔火罐出来的血一定是黑的,真不知道毒在何处。
有些商业机构,就是人们普遍认为拔火罐能驱寒去湿的效能,所以在消费者的背部拔满火罐。第一,按照拔罐数收费,多拔一个多收一份钱,第二,让消费者心理满意,这么多的火罐一定能根治病症、收到疗效。由于消费者没有专业知识,不知道其中的危害。中医讲究的心、肝、脾、胃、肾及所有的经络、穴位和中轴系统的反应区都在背上,整个背都拔满了,其实是对人的生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撇开皮肤灼伤不说,还会让整个人的功能紊乱和不协调,引发出更严重的疾病。
再讲讲刮痧。刮痧是中医根据经络腧穴理论,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具有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但是,进入我们眼中的刮痧竟然运作在人的脑袋瓜上。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乱象?答案很简单,针灸、拔罐、刮痧……这些本应该在专业医院出现的中医服务,如今在桑拿水疗会所、美容机构里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已经深入到养生的领域之中。
所以,我在最近几年一直倡导人体工程学的非物质养生。纵观现代所热衷的养生,除了上述的针灸、拔罐、刮痧等乱象,几乎离不开吃药打针等治疗行为,真正基于中国文化精髓、哲学思想及来自于视觉和听觉,从心灵感化、道德提升和通过视觉、听觉纳入自然正能量,在民俗、民习和民风中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养身之道,是我国养生领域中最大的空白。我总结了人体工程近三十年在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以大力挖掘“民俗”、“民习”和“民风”,倡导“新三民主义”的同时,并以新国学、新国画和新国乐构成的“新三国演义”界定了非医、疗形式的全新养生区域和系统。
国学集二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基本思维模式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人,就是攘括了宇宙中的天、地、人三方面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决定了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必须顺应自然,个人必须是融入社会、民族的乃至宇宙的系统之中。在排除医和疗的养生手段,国学一直是中国传统养生之本。新国学就是要系统的总结先贤的智慧,直接指导和应用在非医学的养身。
绘画出现在国学之前,但国学的思想浇灌了国画艳丽,赋予了国画无尽的生命。在国学的文化精神影响下,传统绘画坚持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的相互交融,艺术表现的最高层次不是站在客观之外把握它的特点与规律,而是直接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理解客体、体会客体,让主、客体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新国画不单在风水格局中焕发出独特的功效,在养生应用中,国画家不屑自然再现或唯美的悦人眼目,而是重在作品的学养、能量、人格、情绪的注入,以毫不拘束的“似与不似之间”,构成感染人心、陶冶性情、能量转换的养生之宝。新国乐一如新国画,其乐曲必然是音乐家释放修养、人格和情绪的载体,当代流行音乐与古代音乐在养生效能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用新三国(国学、国画、国乐)去演绎非物质养生,是人体工程学在近年中一大主要的规划,不仅能提高全民的养生质量有能在中国文化的继承、传播上,开辟出一条新路径,我相信,一定是全民喜闻乐见最有效的养生模式。
李建军写于中国文化研究会
2015年9月17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