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讲宋瓷艺术的复原与传承(组图)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讲宋瓷艺术的复原与传承(组图)

2015-09-23 10:44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陶瓷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复原的宋代五大名窑新作。

今人对宋瓷的研究,注重文化的传承。宋瓷器体连贯和谐,形体变化适度,主次关系明确,比例匀称,求静不求动,求正不求奇,儒韵潜藏其中。对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推崇,让宋瓷造型和瓷色以静态美为主基调,自然淡雅中蕴含沉静。释家的精神主张则使宋瓷艺术进入空灵幽远的境地,通体饱含禅的韵味。比如宋瓷流行的“过枝花”,其装饰纹样经常是一枝花从器里转到器外,典雅厚实中展现禅境。

宋瓷对单色釉情有独钟,青瓷极具艺术张力和市场魅力。自古陶瓷皆重青品,宋代五大名窑除定窑外,汝、官、哥、钧都属青瓷。深沉、优雅、含蓄是青瓷美学的境界,凝重、浑厚、润泽是青瓷的艺术特色。当下仿制的青瓷,釉色晶莹清澈柔和,造型简约,体现了儒雅沉静的气质,而非轻浮浅薄的热烈,为大众所喜爱。定窑白瓷,以其高贵的出身,辉煌持续百余年,如银类雪是宋代文人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心境。如今仿制的定窑白瓷明快、秀丽、严谨、精巧、光挺,无论薄如蛋壳精巧剔透的薄胎瓷,抑或浑厚古雅的皇皇巨制,皆呈现玉脂般内敛沉静的质地美。

陶瓷颜色的选择、搭配及创新变化,与技术、工艺和材料有关,更与时代审美相关联。钧瓷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窑变效果,让宋瓷单色沉静与多姿多彩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国陶瓷艺术长河中色彩斑斓又线索清晰的溪流。今天钧窑的恢复状况同样让人欣喜。人们采用现代化的工艺设备精细“分相瓷釉”技术,控制釉液分离的状态,即小滴相的粒度分布、小滴浓度、化学成分和胎层颜色等,同时把高温铜红釉烧制推到新的高峰,釉汁不流,釉面无龟裂纹,明如镜,润如玉,呈色深沉,似海棠初醉,如桃花带雨,颇具韵味。

境界——艺术的至高追求

艺术创造是在手与造化、心源与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某种程度上,陶艺又是触摸的艺术,胎体轮廓、涌动的形体凹凸皆因手的参与而生。艺术家面对大自然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情思起伏,最终将其化做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得心应手的挥洒。宋代陶瓷就是在这种美学哲思中由实用走向艺术,推动并引导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进入更高的美学境界。

同其他中国艺术一样,中国陶瓷艺术也讲求气韵生动。陶瓷作为民族文化形态的集成,透过其器形、装饰、胎釉,可以品味其美学价值,阅读其文化承载。瓷面是“意”,通过纹饰、釉色等体现气韵;瓷质是“境”,通过器形、质感等展现核心内涵,展现内敛之美。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