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揭示了一个历史上的现象,古代中国出将入相的政治人物与悬壶济世的医生基本上都来自当时社会最为稀缺的文人和秀才。
毋庸置疑,古代的文人、秀才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经学功底,同时又具备天象、地理和人文等广泛的知识,所以才构成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在环境的系统中去以不变应万变,用调节人体自身的气机升降来让病毒,改变病菌可以依赖生存的有利环境,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人体工程学就是基于这种概念,提取了天、地、人三大系统的因素,去解决其中的问题。如果是人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天时(时间概念)、地理(区域概念),再会同传统医疗手段,达成一个立体的全面解决方案。如果问题出现在一个人的运势上,就需要采集其地理(风水概念)、人事(生理概念),然后与传统的命理系统交互对照,获得一个最佳的改运策略。所以要掌握人体工程学,必须要有广泛的学术支撑。从人体工程学来看中医,中医更像是带有自然哲学意味的医学体系。在古代,也只有熟通了中国古典哲学体系的文人,才能成为出将入相之才或杏林春风之师。
纵观古代名医,大多是学养深厚的文人,他们兴趣广泛、爱好诸多、性情风雅,经史子集与琴棋书画都是他们除了医学只带的修养和爱好,同时也是擅通百家的大师。像发现了补益资生丸的明代名医缪希雍,既是文人,还是当兵的武士和政治活动家,同时精通风水学和水利学;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更是诗书画三绝,在哲学领域也有造诣,同时又精通武术和医术,所习的拳术《傅山拳谱》在八十年的武术整理中被挖掘了出来,所著《傅青主女科》更是开中医妇科领域的新境界;而徐灵胎则更是经学、水利、风水、音乐(他的《乐府传声》这本书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史的同胞都要学到)、医学无不精通,两年时间练成武林高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竟然也不在话下,所著《医学源流论》、《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兰台规范》、《伤寒类方》等医学著作所传达的医学修养和医学思想更是熠熠生辉。
了解了古代名医的境界和成果,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中医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医史上,中医世家出身的名医并不多,大部分的名医并不是像李时珍、叶天士这样的来自中医家庭,而是像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李中梓、朱丹溪、傅青主、徐灵胎、黄元御这样半路有志于学医的读书人,基本上是人到中年才开始学医的。一代药王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于是在成年后便开始有志于医道;明朝的一大名医缪希雍,在其父亲被庸医所误之后,自己在十七岁又患上了痢疾,一个痢疾得了一年多,就甭提多难受了,在众多庸医笨拙的诊治无效后,缪希雍先生就开始看医书了,结果在《黄帝内经》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于是自己便按照治疗暑邪的路子给自己开了药方,于是就把自己给治好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进了中医世界,遂成一代名医。
乾隆御医黄元御因为左眼为庸医所误,从而在而立之年愤而学医,在自己的书斋潜心研读医学典籍达六年之久,所谓“三载而悟、六年如兹”、遂“明阴阳之达变、解五行之妙用”,也就是看了三年的医书就悟到了中医学说体系的真谛和奥妙,再过了三年对于中医的修养就达到了能够灵活机变地运用这些学说治疗天下疾病的境界,于是一出手便轰动了整个昌邑,而成为了一代名医,并为中医史留下了《四圣心源》这样仲景而后的经典中医巅峰之作,成就了一代不朽的中医传奇。
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本身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不变却包含着博大精深的边缘学科,最终集中在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如再要简略就剩“阴、阳”二字。就用阴阳二字治尽天下的疾病。
在高度重视养生的今天,养生行业怎么就不能延续中医思想,汇集历代养生的要领,独创一套适合今天国人的养生体系呢?这是我在十多年前给自己提成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养生之方法,如江海浩瀚。上世纪末,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了《中华医药》栏目,迅速点燃了当代中国全民重视养生、参与养身热潮。从理论研究到方法推广,在中国图书、杂志及电视银屏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的形式更是各式各样,加上经济发展的推助,单单电视节目已上百档之余。只要有电视台的,都有养生节目,播出时间几乎涵盖了从早到晚的各个时段,但是所有的内容,几乎都锁定在医疗和食疗,也因此迅速形成了一个养生的乱象,你能想到的或者没有想到的奇招怪招,迅速走红且风靡全国。
既然是养生,怎么还要依赖打针吃药和食疗?从这段时间到今天,涉及到养生的从业人员到达了历史的最高峰。但在适用的方法所具的价值却跌入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无数的大家名师,留下了无尽的瑰宝,几乎无一不是在精神、视觉及听觉方面去体验养生的,为此,我基于中国文化精髓、哲学思想及来自于视觉和听觉获取自然能量,最早的提出了“非物质养生”体系。国学能感化心灵、提升道德,国画展现的视觉之美,国乐能传递自然的正能量,在国学、国画、国乐中在注入新时代的精神、智慧和能量,这就是我创立的“新三国演义”非物质养生体系。
清代名医林佩琴也在他的著作《类证治裁》中强调“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人体工程学的“新三国演义”非物质养生需要的是博学而术有专攻、精进而思维缜密之才,与我一起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李建军写于香港资讯卫视台
2015年9月23日子时